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财务治理结构的理论综述 | 第15-30页 |
第一节 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一、财务治理结构的含义 | 第15-18页 |
二、相关范畴的辨析 | 第18-21页 |
第二节 财务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21-29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第21-24页 |
二、资本结构理论 | 第24-29页 |
三、本金理论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第30-41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现状 | 第30-38页 |
一、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分析 | 第30-34页 |
二、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优化 | 第34-35页 |
三、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一、财务治理权的制衡机制不完善 | 第38页 |
二、中小股东、债权人难以取得财务治理权 | 第38-39页 |
三、公司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财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41-54页 |
第一节 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财务治理结构 | 第41-44页 |
一、排除了债权人的财务治理结构主体 | 第41-42页 |
二、完善的法律保护和信息披露基础上的股东财务监控权 | 第42-43页 |
三、单会制的治理结构 | 第43页 |
四、英美市场导向型财务治理结构的利弊及调整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财务治理结构 | 第44-47页 |
一、以银行为主导的内部治理主体 | 第45页 |
二、内部治理中的财务决策权安排 | 第45-46页 |
三、内部治理中财务监督权的安排 | 第46页 |
四、德日银行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的利弊及调整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家族控制型财务治理结构 | 第47-50页 |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 第47-48页 |
二、强而有力的政府监管 | 第48页 |
三、集团之间的相互持股 | 第48-50页 |
四、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改革 | 第50页 |
第四节 三种典型财务治理结构的比较及借鉴 | 第50-53页 |
一、三种典型的财务治理结构比较 | 第50-51页 |
二、黑龙江省目前财务治理结构的最佳选择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完善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对策建议 | 第54-63页 |
第一节 赋予利益相关者相应的财务治理权以维护其利益 | 第54-57页 |
一、加大债权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权 | 第55-56页 |
二、加大社会审计力度 | 第56页 |
三、财务总监委派制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改善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 第57-60页 |
一、基于财务治理的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 第57-58页 |
二、减持国有股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58-59页 |
三、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完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60-62页 |
一、财务激励机制设计 | 第60-61页 |
二、财务约束机制 | 第61页 |
三、黑龙江省可采取年薪制与股票期权计划的结合形式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