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哲学论文

虔敬与整全:色诺芬教化哲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46页
 一、选题背景第12-27页
  (一) 教化与教化哲学第12-17页
  (二) 重返古典教化哲学第17-21页
  (三) 色诺芬的教化哲学第21-27页
 二、文献综述第27-40页
 三、研究方法第40-46页
第一章 色诺芬与教化哲学第46-54页
 第一节 雅典人色诺芬:时代境遇下的思想冲击第46-49页
 第二节 色诺芬遭遇苏格拉底:灵魂碰撞激发的教化诉求第49-54页
第二章 色诺芬论神与教化:虔敬作为个体教化与生命成长的始基第54-88页
 第一节 色诺芬的神学观第55-61页
  一、神作为人之教化的原型第55-57页
  二、色诺芬论神之内涵与特质第57-61页
 第二节 神与知识:虔敬作为知识习得的基本前提第61-68页
  一、知识源自神义第61-63页
  二、知识与虔敬第63-68页
 第三节 神与无知:无知与知的辩证法第68-76页
  一、对人的无知本质上乃是对神的无知第68-70页
  二、对家庭和城邦的无知是对神之律法的无视第70-72页
  三、无知何以成为知的契机第72-75页
  四、恰当的无知开启着教化的窗口第75-76页
 第四节 神与智慧:虔敬作为领略智慧的必要路径第76-86页
  一、智慧与知识之辨第76-81页
  二、占卜如何成全智慧?第81-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三章 色诺芬论身体教化:身体养成构成着生命整全的根基第88-112页
 第一节 虔敬与身体:神作为身体教化的参考和依据第89-93页
  一、身体来源于神的智慧和仁慈第89-91页
  二、身体健康是灵魂健全与身心和谐的保障第91-93页
 第二节 色诺芬对忽略身体健康现象的批判第93-98页
  一、赢弱娇贵的雅典人第93-95页
  二、手工业人的静坐生活与运动员的过度训炼第95-96页
  三、艾皮根奈斯对身体教化的无知第96-98页
 第三节 身体养成作为身心健全成长的基础第98-101页
 第四节 生命在苦难磨炼中得以升华第101-110页
  一、个体在苦难中磨练身体而砥砺灵魂第101-106页
  二、赫拉克勒斯作为历练体魄而成就德性的榜样第106-110页
 小结第110-112页
第四章 色诺芬论节制作为身心健全发展的实践路径第112-143页
 第一节 为何要“切勿过度”第113-115页
 第二节 节制与神:节制与虔敬在教化中融合第115-118页
 第三节 节制始于身体而及于灵魂第118-120页
 第四节 苏格拉底作为节制教化的典型第120-128页
  一、苏格拉底生之节制第120-124页
  二、苏格拉底死之审慎第124-128页
 第五节 节制美德关涉着生命之整全与福祉第128-136页
  一、节制构建着生命的和谐有序第128-130页
  二、节制促进着友谊的生成第130-133页
  三、节制有助于公共品格的养成第133-135页
  四、节制指向着生命成长之善与福祉第135-136页
 第六节 节制的实践与养成第136-140页
  一、保持锻炼身心的警觉第136-138页
  二、节制的基本方式:渐进的审慎第138-140页
 小结第140-143页
第五章 色诺芬教化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43-157页
 第一节 现代教育中生命整全的迷失与遗忘第143-145页
 第二节 色诺芬教化哲学的启示第145-157页
  一、教化的出发点:生命“健”在于身体之中第146-148页
  二、教化的生命历程:身与心的健全构建于灵魂的审慎之上第148-151页
  三、教化的整全旨趣:虔敬构成着人之成人的超越性视域第151-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9页
后记第169-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
下一篇: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