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2.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相关学术理论综述 | 第12-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二、企业新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 第16-33页 |
(一) 新进大学生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第16页 |
(二) 企业新进大学生员工的个体特征 | 第16-17页 |
(三) 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 第17-21页 |
1.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 第17页 |
2. 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 | 第17-18页 |
3.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 第18-19页 |
4.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 第19-21页 |
(四) 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分析 | 第21-33页 |
1. 研究概况 | 第21页 |
2. 大学毕业生短期就业质量分析 | 第21-26页 |
3. 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状态分析 | 第26-33页 |
三、当今企业新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8页 |
(一)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意识淡薄与能力欠缺 | 第33-34页 |
1.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 第33页 |
2. 进入企业初期,新进大学生与企业群体不相适应 | 第33-34页 |
3. 大学毕业生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 | 第34页 |
(二) 企业对新进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重视不够 | 第34页 |
(三)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 第34-35页 |
1. 缺少政策支撑和法律保护 | 第34-35页 |
2.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单薄 | 第35页 |
3.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体系不健全 | 第35页 |
(四) 社会观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不利影响 | 第35-38页 |
1. 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 | 第35-36页 |
2. 国内人力资源行业不够专业,缺乏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管理的观念意识 | 第36页 |
3. 高校缺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进行指导的认识 | 第36-38页 |
四、改进企业新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与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一) 进一步提高新进大学生员工自我职业规划管理意识 | 第38页 |
(二) 通过加强和提高员工的培训教育质量,推进企业新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开展 | 第38-40页 |
(三) 利用校企合作,保证新进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 第40页 |
(四) 借助社会资源,利用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企业新进大学生的培养机制 | 第40-41页 |
(五) 适当运行知识型新员工的激励策略留住人才 | 第41-44页 |
1. 通过提高知识型新员工的社会化速度,增强其适应能力 | 第41-43页 |
2. 运用各种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型新员工健康全面发展 | 第43-44页 |
(六) 为员工提供其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管理的必要资源 | 第44-46页 |
五、总结及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