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教育技术学论文

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觉表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4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4页
 三、研究基础/问题、命题、内容、目的与概念界定第24-34页
 四、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34-39页
 五、知识视觉表征的指导理念:符号实践本体第39-44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第44-56页
 本章导言第44-46页
 第一节 符号学相关理论第46-49页
 第二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第49-56页
第二章 表征内容:知识的定义及知识分类的水立方模型第56-88页
 本章导言第56-58页
 第一节 符号学视角下知识的定义第58-60页
 第二节 符号学视角下知识界定的符号学分析:意义+组织/结构第60-66页
 第三节 不同领域中的知识分类及比较第66-75页
 第四节 基于知识定义的分类新维度及水立方模型建构第75-77页
 第五节 知识分类的水立方模型隐喻及其解读第77-88页
第三章 表征工具:视觉符号结构及其功能第88-132页
 本章导言第88-90页
 第一节 视觉符号的结构基础:双层结构(意义和形式)第90-95页
 第二节 视觉符号的基本功能:意义生成(意义)第95-105页
 第三节 视觉符号的重要功能:意义组织(形式)第105-120页
 第四节 视觉符号的功能实现:编码与创意第120-125页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表现形式:图形和图像/影像第125-132页
第四章 表征机制与策略:基于知识由内部表征向外部视觉表征的转换第132-170页
 本章导言第132-134页
 第一节 简化层面的知识视觉表征机制:内容与工具的结合第134-138页
 第二节 现实层面的知识视觉表征机制:传者知识心理表征与受者认知加工第138-143页
 第三节 知识视觉表征的影响因素与隐性知识的形成机制第143-147页
 第四节 知识与隐性知识视觉表征的原理与策略第147-161页
 第五节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知识视觉表征策略第161-170页
第五章 认知领域知识视觉表征方法:凸显网络化结构关系第170-204页
 本章导言第170-172页
 第一节 以组块化为心理基础的事实性知识视觉表征第172-182页
 第二节 以语义网络为心理基础的概念知识视觉表征第182-195页
 第三节 以命题网络和图式为心理基础的原理/理论知识视觉表征第195-204页
第六章 技能领域知识视觉表征方法:凸显程序化结构关系第204-226页
 本章导言第204-206页
 第一节 以思维的适应性控制为心理基础的认知技能视觉表征第206-220页
 第二节 以身心协调为基础的动作技能视觉表征第220-226页
第七章 情感领域知识视觉表征方法:凸显可感形式第226-278页
 本章导言第226-228页
 第一节 情感特征及其教学第228-235页
 第二节 以视觉符号的逻辑可感表达式为激发的情感视觉表征第235-263页
 第三节 以视觉符号双层结构协同作用的态度和价值观视觉表征第263-278页
第八章 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觉表征方法体系的水立方模型构建与研究结论第278-292页
 本章导言第278-280页
 第一节 知识分类视觉表征方法水立方模型构建第280-285页
 第二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第285-292页
参考文献第292-300页
致谢第300-302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02页

论文共3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追诉人程序参与权研究
下一篇:美国城市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