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复合诱变出芽短梗霉选育普鲁兰高产菌株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8页
   ·出芽短梗霉第10页
   ·短梗霉多糖定义、结构及其作用第10-14页
     ·短梗霉多糖第10-11页
     ·短梗霉多糖结构第11-12页
     ·普鲁兰糖产生的合成机制的探究第12页
     ·普鲁兰糖的性质第12-13页
     ·普鲁兰糖的用途第13-14页
   ·出芽短梗霉的发酵第14-15页
     ·产量与温度的关系第14-15页
     ·发酵产量与PH的关系第15页
     ·发酵产量与溶氧量的关系第15页
   ·出芽短梗霉菌种的选育第15-17页
   ·本实验研究目的第17-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23页
   ·材料第18-19页
     ·实验菌株第18页
     ·培养基第18页
     ·试剂第18页
     ·溶液第18-19页
     ·仪器与设备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2页
     ·出芽短梗霉的培养和保藏第19-20页
     ·出芽短梗霉单细胞的获得第20页
     ·出芽短梗霉生长曲线第20页
     ·紫外诱变第20-21页
     ·亚硝酸诱变第21页
     ·紫外一亚硝酸诱变第21-22页
     ·离子注入诱变第22页
   ·诱变菌株的筛选第22-23页
     ·初筛第22页
     ·复筛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5页
   ·出芽短梗霉的镜检结果第23页
   ·出芽短梗霉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3-24页
   ·诱变曲线第24-27页
     ·紫外诱变致死曲线第24-25页
     ·亚硝酸诱变致死曲线第25-26页
     ·离子注入诱变致死曲线第26-27页
   ·初筛第27-33页
     ·紫外诱变初筛第27-28页
     ·亚硝酸诱变初筛第28页
     ·紫外-亚硝酸诱变初筛第28-30页
     ·第一次离子注入诱变初筛第30-31页
     ·第二次离子注入诱变初筛第31-33页
   ·复筛第33-34页
   ·结果分析第34-35页
4 讨论与展望第35-38页
   ·讨论第35-36页
     ·传统诱变方法利用第35页
     ·离子束注入诱变利用第35-36页
     ·致死率的选择第36页
   ·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桑肠杆菌VL4-3转化阿魏酸生产香兰素的研究
下一篇:狂犬病疫苗残余DNA去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