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0页 |
| 第一章 莱哈尔及轻歌剧简介 | 第10-13页 |
| 一、 银色世纪的圆舞曲之王——莱哈尔 | 第10页 |
| 二、 轻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 第10-11页 |
| 三、 轻歌剧的意义和价值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轻歌剧《风流寡妇》产生的背景 | 第13-16页 |
| 一、 轻歌剧《风流寡妇》剧本的产生 | 第13-14页 |
| (一) 从麦雅克的《使馆武官》到莱昂和施泰因的歌剧文学本 | 第13页 |
| (二) 德弗莱尔和德卡亚韦的改写本 | 第13-14页 |
| 二、 轻歌剧《风流寡妇》产生的背景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轻歌剧《风流寡妇》的音乐分析与主要人物形象 | 第16-27页 |
| 一、 轻歌剧《风流寡妇》的音乐分析 | 第16-23页 |
| 二、 轻歌剧《风流寡妇》主要人物形象 | 第23-27页 |
| (一) 汉娜·格拉瓦丽——风流寡妇 | 第23-24页 |
| (二) 丹尼洛——伯爵、大使馆秘书 | 第24-25页 |
| (三) 米尓科·泽塔——男爵、马索维驻法大使 | 第25页 |
| (四) 瓦莲蒂娜——大使夫人 | 第25-26页 |
| (五) 卡米耶·德·罗西里昂——巴黎青年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轻歌剧《风流寡妇》的精彩唱段分析 | 第27-44页 |
| 一、 咏叹调 | 第27-33页 |
| (一) 汉娜的咏叹调《维利亚之歌》 | 第27-31页 |
| (二) 丹尼洛的咏叹调《古时有一对王子和公主》 | 第31-33页 |
| 二、 二重唱 | 第33-41页 |
| (一) 汉娜与丹尼洛的重唱《双唇无语》 | 第33-35页 |
| (二) 汉娜与丹尼洛的重唱《愚蠢的骑兵》 | 第35-39页 |
| (三) 瓦莲蒂娜与卡米耶的重唱《如果爱情突然来临》 | 第39-41页 |
| 三、 七重唱 | 第41-44页 |
| (一) 《研究女人是一门很难的学问》 | 第41-42页 |
| (二) 《舞女之歌》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