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引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一)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 第12-14页 |
1. 汉语口语的特点 | 第12-13页 |
2. 对外汉语口语学习者的特点 | 第13-14页 |
(二)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 教学内容广泛 | 第14-15页 |
2. 课堂教学分班不够细 | 第15页 |
3. 教学方法单一 | 第15页 |
4. 学习者开口率低 | 第15-17页 |
三、计算机网络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 第17-23页 |
(一) 网络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1. 网络外语教学的定义 | 第17页 |
2. 网络外语教学的模式 | 第17-18页 |
3. 网络外语教学的优势 | 第18-19页 |
(二) 网络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调查分析 | 第19-23页 |
1. 网络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调查 | 第20页 |
2. 网络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足 | 第20-23页 |
四、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设计 | 第23-57页 |
(一) 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1. 教学设计理论 | 第23-27页 |
2. 外语口语教学理论 | 第27-31页 |
3. 网络外语教学理论 | 第31-33页 |
(二) 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33-38页 |
1. 应该处理好汉语知识与汉语口语技能的关系 | 第33页 |
2. 应该处理好机械技能操练和能动交际活动的关系 | 第33-34页 |
3. 应该理顺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 | 第34-35页 |
4. 应该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评估 | 第35页 |
5. 应该设计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协作学习的网络教学课件 | 第35-38页 |
(三) 网络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平台模型设计 | 第38-54页 |
1. “快乐学汉语”教学平台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38-40页 |
2. “快乐学汉语”教学平台模型的结构 | 第40-53页 |
3. “快乐学汉语”教学平台模型的特点 | 第53-54页 |
(四) “快乐学汉语”网络教学平台模型的试用评价 | 第54-57页 |
1. “快乐学汉语”的教学设计评价 | 第54-55页 |
2. “快乐学汉语”的界面设计效果分析 | 第55-57页 |
五、结语 | 第57-59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57页 |
(二) 论文的局限 | 第57-58页 |
(三) 今后的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1 | 第62-64页 |
附录 2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