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侨汉学家卜郎特《华言拾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理论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文献来源 | 第10-11页 |
·卜郎特的生平与主要著述 | 第11-14页 |
·卜郎特的生平简介 | 第11页 |
·卜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 | 第11-14页 |
·《华言拾级》简介 | 第14-20页 |
·《华言拾级》的编写体例 | 第14-15页 |
·《华言拾级》的编写原则 | 第15-17页 |
·《华言拾级》对汉字教学的处理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华言拾级》语音教学 | 第20-25页 |
·拼音体系及声调 | 第20-21页 |
·音变教学及其练习 | 第21-23页 |
·上声字的变读 | 第21-22页 |
·儿化韵 | 第22页 |
·其他特殊情况的音变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华言拾级》的词汇教学 | 第25-32页 |
·词汇数量及其难易 | 第25-26页 |
·词汇选编的特点 | 第26-28页 |
·注重实际生活需要 | 第26-27页 |
·结合语法学习 | 第27-28页 |
·兼顾语体色彩 | 第28页 |
·词汇教学的英汉对译 | 第28-30页 |
·词汇编写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重复率过高 | 第30页 |
·主题不够鲜明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华言拾级》的语法教学 | 第32-54页 |
·词类系统的教学 | 第32-44页 |
·量词 | 第32-34页 |
·助词 | 第34-38页 |
·“的” | 第38-44页 |
·句法系统的教学 | 第44-52页 |
·“把”字句 | 第44-48页 |
·比较句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华言拾级》的内容编排及教学方法 | 第54-66页 |
·《华言拾级》的内容编排 | 第54-61页 |
·内容编排的特色 | 第54-58页 |
·内容编排的原则 | 第58-60页 |
·对内容编排的评价 | 第60-61页 |
·《华言拾级》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 第61-66页 |
·翻译教学法 | 第61-63页 |
·例证教学法 | 第63-64页 |
·对本书教学方法的评价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对《华言拾级》的评价 | 第66-68页 |
·可取之处 | 第66-67页 |
·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