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员工互联网使用不当行为的因素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互联网使用策略 | 第15-19页 |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和范畴 | 第15页 |
·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 第15-17页 |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 第17-18页 |
·安全策略与措施 | 第18-19页 |
·互联网使用不当行为与相关行为研究 | 第19-24页 |
·互联网使用不当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员工安全行为分类 | 第20-21页 |
·合理行为 | 第21页 |
·不良行为 | 第21-24页 |
·组织不良行为比较 | 第24页 |
·现有安全行为理论研究 | 第24-29页 |
·威慑理论 | 第25-26页 |
·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理论 | 第26页 |
·安全策略合规理论 | 第26-27页 |
·中和理论 | 第27-28页 |
·密码控制理论 | 第28页 |
·威胁控制理论 | 第28-29页 |
·安全行为相关模型 | 第29-33页 |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9-30页 |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第30-32页 |
·复合行为模型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35-45页 |
·互联网使用不当行为模型 | 第35-36页 |
·前因变量维度划分 | 第36-40页 |
·研究假设 | 第40-44页 |
·假设总结 | 第44-45页 |
4 问卷设计和变量测度 | 第45-53页 |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45页 |
·变量测度 | 第45-53页 |
·前因变量测度 | 第45-50页 |
·结果变量测度 | 第50页 |
·控制变量测度 | 第50-53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3-65页 |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53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3-54页 |
·信度分析 | 第54-56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6-59页 |
·前因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7-59页 |
·结果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9页 |
·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模型结果讨论 | 第62-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研究意义 | 第65-67页 |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附录 2 调查问卷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