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语语音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16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本文“广州话”界定 | 第7页 |
| ·广州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概况 | 第7-10页 |
| ·广州地区语言应用概况 | 第10-11页 |
| ·广州方言 | 第10页 |
| ·广州市面通行语 | 第10-11页 |
| ·前人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 ·前人相关研究简介 | 第11-12页 |
| ·前人研究“得”、“失”小结 | 第12-13页 |
| ·方言调查点的选取及发音合作人的情况 | 第13-15页 |
| ·方言调查点的选取 | 第13-14页 |
| ·发音合作人的情况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及所用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 2 现代广州话的语音共时研究 | 第16-60页 |
| ·广州话的声、韵、调 | 第16-20页 |
| ·声母(16 个) | 第16页 |
| ·韵母(85 个) | 第16-18页 |
| ·声调(9 个) | 第18-20页 |
| ·广州话声母的共时研究 | 第20-31页 |
| ·广州话唇音声母的共时研究 | 第20-21页 |
| ·广州话舌、齿音声母的共时研究 | 第21-26页 |
| ·广州话牙、喉音声母的共时研究 | 第26-30页 |
| ·广州话半齿音声母的共时研究 | 第30-31页 |
| ·广州话韵母的共时研究 | 第31-58页 |
| ·广州话阴声韵韵母的共时研究 | 第31-41页 |
| ·广州话阳声韵韵母和入声韵韵母的共时研究 | 第41-58页 |
| ·广州话声调的共时研究 | 第58-60页 |
| 3 广州话语音历时发展研究 | 第60-127页 |
| ·广州话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60-94页 |
| ·广州话唇音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60-64页 |
| ·广州话舌、齿音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64-79页 |
| ·广州话牙、喉音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79-90页 |
| ·广州话半齿音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90-94页 |
| ·广州话声母的历时发展研究小结 | 第94页 |
| ·广州话韵母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94-127页 |
| ·广州话遇摄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94-101页 |
| ·广州话止摄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101-110页 |
| ·广州话梗摄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110-120页 |
| ·广州话其他韵摄的历时发展研究 | 第120-126页 |
| ·广州话韵母的历时发展研究小结 | 第126-127页 |
| 结语 | 第127-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 附录 | 第132-16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61-162页 |
| 致谢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