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1 前言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 ·国内外浓缩蔬菜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4-16页 |
| ·国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4页 |
| ·国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蔬菜汁饮料的种类 | 第16页 |
| ·芹菜及芹菜汁生产概况 | 第16-20页 |
| ·芹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作用 | 第16-17页 |
| ·维生素C的主要功效及其含量测定 | 第17-20页 |
| ·芹菜汁的生产过程 | 第20页 |
| ·食品品质损失动力学 | 第20-23页 |
| ·营养损失速率常数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 ·动力学一般模型 | 第21-23页 |
| ·蔬菜汁浓缩技术 | 第23页 |
| ·蒸发器的常用形式 | 第23-24页 |
| ·蔬菜汁降膜蒸发设备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 ·波纹竖管降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的研究 | 第24-25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的研究 | 第25页 |
| ·流动膜和传热 | 第25-2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3 理论研究 | 第27-44页 |
| ·恒容热过程食品品质损失动力学模型 | 第27-33页 |
| ·概述 | 第27-28页 |
| ·反应级数 | 第28-30页 |
| ·损失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 第30-33页 |
| ·蒸发浓缩过程维生素C损失动力学的研究 | 第33-34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特性的理论研究 | 第34-38页 |
| ·降膜流动过程 | 第34-36页 |
| ·传热过程 | 第36-37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传热系数 | 第37-38页 |
| ·液膜传热系数的计算 | 第38页 |
| ·蒸发浓缩过程质量评估准则 | 第38-41页 |
| ·浓缩工艺的优化问题 | 第41-44页 |
| 4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44-53页 |
| ·蒸发浓缩过程实验装置流程 | 第44-46页 |
| ·物料系统 | 第44页 |
| ·真空系统 | 第44页 |
| ·测量系统 | 第44-46页 |
| ·实验主体设备部件 | 第46-48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的结构 | 第46页 |
| ·传热元件 | 第46-47页 |
| ·布液装置 | 第47-48页 |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48-50页 |
| ·实验公式的推导 | 第48-49页 |
| ·传热量Q的计算 | 第49页 |
| ·实验所需测得数据 | 第49-50页 |
| ·蒸发浓缩过程实验步骤 | 第50页 |
| ·芹菜汁恒容热过程营养损失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50-53页 |
| ·恒容热过程实验装置 | 第50-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 ·恒容热过程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 5 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53-7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3页 |
| ·芹菜汁溶液参数的确定 | 第53-55页 |
| ·芹菜汁蒸发浓缩过程营养损失动力学模型 | 第55-60页 |
| ·恒容热过程维生素C损失动力学模型 | 第55-57页 |
| ·反应级数的验证 | 第57-58页 |
| ·蒸发浓缩过程中维生素C损失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58-59页 |
| ·几种模型的比较 | 第59-60页 |
| ·蒸发浓缩过程质盆评估准则的应用 | 第60-63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与波纹管降膜蒸发器的评估比较 | 第63-64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蒸发浓缩特性的研究 | 第64-72页 |
| ·传热系数关联式 | 第64-65页 |
| ·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 ·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 第67-68页 |
| ·传热性能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 第68页 |
| ·影响蒸发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68-70页 |
| ·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与波纹管降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的比较 | 第70-72页 |
| 6 结论 | 第72-73页 |
| 7 展望 | 第73-74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 10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I | 第81-82页 |
| 附录II | 第82-85页 |
| 附录III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