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燕赵民歌“妓女悲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概论第11-18页
 第一节 妓女与民歌第11-14页
  一 妓女的起源与发展第11-13页
  二 妓女的特点及影响第13页
  三 妓女与民歌第13-14页
 第二节 "妓女悲秋"研究回顾第14-16页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妓女悲秋"音乐学研究第18-49页
 第一节 燕赵小调与"妓女悲秋"第18-25页
  一 燕赵小调第18-19页
  二 何为"妓女悲秋"第19-21页
  三 "妓女悲秋"唱词特点第21-25页
 第二节 "妓女悲秋"音乐形态分析第25-45页
  一 "妓女悲秋"分类分析第25-30页
  二" 妓女悲秋"综合分析第30-45页
 第三节 "妓女悲秋"音乐学思考第45-49页
  一 "妓女悲秋"风格相似的原因第45-46页
  二 "妓女悲秋"的演唱者第46-49页
第三章 民歌"妓女悲秋"文化学研究第49-54页
 一 "妓女悲秋"的文化学意义第49-51页
 二 演唱者角色的转换第51-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62页
 附录1 河北盐山县《妓女悲伤》第57-58页
 附录2 河北南皮县《妓女悲伤》第58-59页
 附录3 河北省晋县《妓女悲叹》第59-60页
 附录4 北京海淀区《山泉姐自叹》第60-61页
 附录5 《穿心调》第61-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扬琴传统流派差异特征研究
下一篇: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现代筝组曲《筝谭诗集》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