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琴传统流派差异特征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中国扬琴和传统流派概况 | 第9-11页 |
| 第一节 扬琴在我国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 第二节 扬琴流派形成的基本因素及界定标准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中国扬琴传统流派的差异特征 | 第11-29页 |
| 第一节 生成背景的差异 | 第11-13页 |
| 一 广东音乐扬琴 | 第11-12页 |
| 二 江南丝竹扬琴 | 第12页 |
| 三 四川扬琴 | 第12-13页 |
| 四 东北扬琴 | 第13页 |
| 第二节 演奏技巧的差异 | 第13-20页 |
| 一 广东音乐扬琴 | 第13-15页 |
| (一) 加花 | 第13页 |
| (二) 衬音 | 第13-14页 |
| (三) 顿音 | 第14页 |
| (四) 颤音 | 第14-15页 |
| 二 江南丝竹扬琴 | 第15-16页 |
| (一) 装饰音 | 第15-16页 |
| (二) 八度双音 | 第16页 |
| (三) 轮竹 | 第16页 |
| 三 四川扬琴 | 第16-19页 |
| (一) 浪竹 | 第17页 |
| (二) 双叠弹 | 第17-18页 |
| (三) 收竹音 | 第18-19页 |
| 四 东北扬琴 | 第19-20页 |
| (一) 颤竹 | 第19页 |
| (二) 滑竹 | 第19-20页 |
| (三) 揉弦 | 第20页 |
| 第三节 演奏风格的差异 | 第20-21页 |
| 一 广东音乐扬琴 | 第20页 |
| 二 江南丝竹扬琴 | 第20-21页 |
| 三 四川扬琴 | 第21页 |
| 四 东北扬琴 | 第21页 |
| 第四节 琴竹、持竹方法和扬琴形制的差异 | 第21-23页 |
| 一 扬琴琴竹 | 第21-22页 |
| (一) 传统琴竹 | 第22页 |
| (二) 改良后的现代琴竹 | 第22页 |
| 二 持竹方法 | 第22-23页 |
| 三 扬琴形制 | 第23页 |
| 第五节 传统流派代表曲目 | 第23-26页 |
| 一 广东音乐扬琴 | 第23-24页 |
| 二 江南丝竹扬琴 | 第24页 |
| 三 四川扬琴 | 第24-25页 |
| 四 东北扬琴 | 第25-26页 |
| 第六节 传统流派代表人物 | 第26-29页 |
| 一 广东音乐扬琴 | 第26页 |
| 二 江南丝竹扬琴 | 第26-27页 |
| 三 四川扬琴 | 第27页 |
| 四 东北扬琴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传统扬琴流派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第29-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