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的活性检测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改造与应用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写符号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1.1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简介第14-15页
        1.2 HsppGalNAc-T2的相关信息第15-16页
        1.3 HsppGalNAc-T8的相关信息第16页
    2 黏蛋白的研究概况第16-20页
        2.1 黏蛋白简介第16-18页
        2.2 黏蛋白家族的分类第18页
        2.3 黏蛋白结构与功能第18-19页
        2.4 黏蛋白MUC5AC第19-20页
    3 原核表达载体的类型及其研究概况第20-22页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第22-24页
        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页
        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Homo sapiens源ppGalNAc-T2/T8的亚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第24-52页
    1 材料第24-26页
        1.1 菌种与质粒第24页
        1.2 培养基与抗生素的配制第24-25页
        1.3 主要试剂第25页
        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39页
        2.1 目的基因的常规分子克隆第26-34页
            2.1.1 菌株毕赤酵母重组质粒pPICZαB-HSGT2/GT8的模板基因提取第26-27页
            2.1.2 PCR引物的设计第27页
            2.1.3 PCR扩增反应体系第27-28页
            2.1.4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第28-29页
            2.1.5 DNA纯化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的连接第29-30页
            2.1.6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0-31页
            2.1.7 PCR法筛选重组目的基因第31页
            2.1.8 目的重组质粒的提取第31-32页
            2.1.9 双酶切反应及其产物的回收纯化第32页
            2.1.10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0a的连接第32-33页
            2.1.11 转化第33页
            2.1.12 PCR法鉴定插入片段第33-34页
            2.1.13 目的基因的测序与冻藏第34页
        2.2 重组ppGalNAc-T2/T8的诱导表达第34-35页
        2.3 可溶性重组ppGalNAc-T2/T8酶的纯化第35-36页
        2.4 包涵体重组ppGalNAc-T2/T8酶的复性纯化第36页
        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第36-38页
            2.5.1 试剂准备第36-37页
            2.5.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7-38页
        2.6 重组蛋白的活性测定第38-39页
            2.6.1 液相-质谱联用仪法测定重组ppGalNAc-T2/T8活性第38-39页
            2.6.2 MALDI-ToF-MS法测定重组ppGalNAc-T2/T8活性第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3.1 PCR产物凝胶电泳结果第39-40页
        3.2 重组ppGalNAc-T2/T8基因测序结果第40-43页
        3.3 重组ppGalNAc-T2/T8的纯化结果第43页
        3.4 重组ppGalNAc-T2/T8活性测定结果第43-49页
    4 讨论第49-50页
    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原核表达载体的改造及其应用第52-64页
    1 材料第52-54页
        1.1 试剂与载体第52-53页
        1.2 实验设备第53-54页
    2 实验方法第54-58页
        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改造第54-56页
        2.2 绿色荧光蛋白在改造后载体中的表达第56-57页
        2.3 HsppGalNAc-T2基因与CDF-CRS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第57页
        2.4 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基因与pACYC-CRS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第57-5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3.1 绿色荧光蛋白在改造后载体中的表达结果第58-59页
        3.2 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酶活测定结果第59-60页
        3.3 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第60-61页
    4 讨论第61-62页
    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Tn抗原的生物合成第64-72页
    1 材料与实验设备第64-65页
        1.1 主要试剂第64页
        1.2 实验设备第64-65页
    2 实验方法第65-67页
        2.1 与Tn抗原生物合成相关酶的表达第65页
        2.2 釜多酶法合成Tn抗原第65-6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4 讨论第69-70页
    5 小结第70-72页
全文结论第72-74页
展望第74-76页
论文创新点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附录第84-92页
    1 试剂与设备第84页
    2 实验方法第84-88页
    3 实验结果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情况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热泵干燥装置的干燥性能研究与回油装置优化
下一篇:海芦笋内生细菌YK-HLS-1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