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谷类制食品论文--面粉制食品论文

超微红茶蛋糕和红茶酱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超微茶粉中的营养功能性成分第10-13页
        1.1.1 茶多酚第10-11页
        1.1.2 茶多糖第11-12页
        1.1.3 茶氨酸第12页
        1.1.4 茶膳食纤维第12-13页
        1.1.5 其他有效成分第13页
    1.2 超微茶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3-15页
        1.2.1 烘焙食品第13-14页
        1.2.2 面点面条制品第14页
        1.2.3 肉制品第14-15页
        1.2.4 茶饮品第15页
    1.3 超微茶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特点第15-17页
        1.3.1 改善食品的品质第15页
        1.3.2 增强生物体对功能成分的吸收第15-16页
        1.3.3 提高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第16-17页
2 引言第17-18页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32页
    3.1 材料第18页
    3.2 仪器与试剂第18页
        3.2.1 仪器第18页
        3.2.2 试剂第18页
    3.3 超微红茶蛋糕最优工艺研究第18-22页
        3.3.1 蛋糕基础配方第18-19页
        3.3.2 制作工艺第19页
        3.3.3 操作要点第19页
        3.3.4 蛋糕单因素试验研究第19-20页
        3.3.5 响应面优化蛋糕工艺配方第20页
        3.3.6 蛋糕感官评价方法第20-22页
        3.3.7 蛋糕质构测定第22页
    3.4 超微红茶蛋糕营养功能成分研究第22-26页
        3.4.1 红茶蛋糕营养成分测定第22-24页
        3.4.2 蛋糕贮藏性能分析第24-25页
        3.4.3 蛋糕抗氧化性测定第25-26页
    3.5 超微红茶酱最优配方研究第26-28页
        3.5.1 红茶酱基础配方第26页
        3.5.2 工艺流程第26页
        3.5.3 操作要点第26页
        3.5.4单因素实验第26-27页
        3.5.5 响应面优化红茶酱配方第27页
        3.5.6 红茶酱感官审评第27-28页
        3.5.7 红茶酱质构测定第28页
    3.6 超微红茶酱营养功能成分研究第28-32页
        3.6.1 红茶酱营养成分测定第28-30页
        3.6.2 红茶酱贮藏性能分析第30-31页
        3.6.3 红茶酱抗氧化性测定第31-3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2-61页
    4.1 超微红茶蛋糕单因素实验第32-36页
        4.1.1 不同茶粉粒度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第32-33页
        4.1.2 不同茶粉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第33-34页
        4.1.3 不同烘烤温度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第34-35页
        4.1.4 不同烘烤时间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第35-36页
    4.2 响应面法优化红茶蛋糕工艺实验结果第36-44页
        4.2.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36-37页
        4.2.2 Y_1回归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第37-38页
        4.2.3 Y_1响应面图分析第38-41页
        4.2.4 Y_2回归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第41-42页
        4.2.5 Y_2响应面图分析第42-44页
        4.2.6 最佳工艺配方预测与验证第44页
    4.3 红茶蛋糕营养功能成分分析第44-49页
        4.3.1 蛋糕基础营养成分测定第44-45页
        4.3.2 蛋糕质构测定第45-46页
        4.3.3 蛋糕贮藏性能分析第46-47页
        4.3.4 超微红茶蛋糕抗氧化性分析第47-49页
    4.4 红茶酱单因素实验第49-51页
        4.4.1 不同茶粉粒度对红茶酱品质的影响第49页
        4.4.2 不同添加量对红茶酱品质的影响第49-50页
        4.4.3 不同淡奶油添加量对红茶酱品质的影响第50页
        4.4.4 不同白糖添加量对红茶酱品质的影响第50-51页
    4.5 响应面法优化红茶酱配方实验结果第51-57页
        4.5.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51-52页
        4.5.2 Y_1回归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第52-53页
        4.5.3 Y_1响应面图分析第53-54页
        4.5.4 Y_2回归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第54-55页
        4.5.5 Y_2响应面图分析第55-56页
        4.5.6 最佳工艺配方预测与验证第56-57页
    4.6 红茶酱营养功能成分分析第57-59页
        4.6.1 红茶酱基础营养成分测定第57页
        4.6.2 红茶酱贮藏性能分析第57-59页
    4.7 超微红茶酱抗氧化性分析第59-61页
5 讨论第61-62页
    5.1 制作过程的工艺配方问题第61页
    5.2 超微红茶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第61页
    5.3 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变化第61页
    5.4 超微红茶粉团聚性问题第61-62页
6 结论第62-65页
    6.1 超微红茶蛋糕的响应面优化工艺第62页
    6.2 超微红茶酱的响应面优化配方第62-63页
    6.3 超微红茶蛋糕和红茶酱的基础营养成分第63页
    6.4 超微红茶蛋糕和红茶酱的贮藏期第63-64页
    6.5 超微红茶蛋糕和红茶酱的抗氧化性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门自动喷涂流量喷头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雁北嗜蓝孢孔菌的营养评价及其液体发酵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