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及相互关系 | 第17-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布鲁姆情感领域目标分类理论 | 第19-20页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页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施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一、问卷编制与发放 | 第28页 |
二、数据整理 | 第28-29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一)教学目标要求和具体实施存在“两张皮”现象 | 第29-31页 |
(二)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情意目标素材挖掘不够 | 第31-32页 |
(三)有关情意目标的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知识了解较少 | 第32-33页 |
(四)多方面因素阻碍情意目标的实施 | 第33-38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施对策 | 第38-46页 |
一、强化“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 第38-39页 |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 第39-42页 |
(一)蕴涵显性情感因素 | 第39-40页 |
(二)蕴涵隐性情感因素 | 第40-41页 |
(三)蕴涵悟性情感因素 | 第41页 |
(四)蕴涵中性情感因素 | 第41-42页 |
三、内外因联动,提升教师实力 | 第42-44页 |
(一)学校加强教师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 第42-43页 |
(二)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丰富课堂教学 | 第43-44页 |
四、关注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案例设计与分析 | 第46-54页 |
一、案例设计 | 第46-51页 |
(一)课标分析 | 第46页 |
(二)教材分析 | 第46-47页 |
(三)学情分析 | 第47页 |
(四)教学目标 | 第47-48页 |
(五)方法与重难点 | 第48页 |
(六)课前准备 | 第48-51页 |
二、案例反思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4-5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二、创新点 | 第55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A | 第60-64页 |
附录B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