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时时”、“不时”、“时不时”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9页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第9页
        0.1.1 选题理由第9页
        0.1.2 选题意义第9页
    0.2 研究内容第9-10页
    0.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0页
        0.3.1 研究方法第10页
        0.3.2 语料来源第10页
    0.4 研究综述第10-19页
        0.4.1 频率副词的研究综述第10-16页
        0.4.2 含“时”语素频率副词的研究综述第16-19页
第一章 “时时”、“不时”、“时不时”的语义特征第19-30页
    1.1 语义共性特征第19-25页
        1.1.1 重复性第19-20页
        1.1.2 离散性第20-21页
        1.1.3 模糊性第21页
        1.1.4 时制特征第21-25页
    1.2 语义个性特征第25-29页
        1.2.1 量度性第25-26页
        1.2.2 持续性第26-27页
        1.2.3 时相特征第27-29页
    1.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时时”、“不时”、“时不时”的句法特征第30-41页
    2.1 句法分布第30页
    2.2 “时时”、“不时”、“时不时”与动词性成分的搭配第30-33页
        2.2.1 与动词重叠形式搭配第30-31页
        2.2.2 与动词性词组的搭配第31-32页
        2.2.3 对动词的选择搭配第32-33页
    2.3 “时时”、“不时”、“时不时”与助词的搭配第33-36页
        2.3.1 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搭配第33-35页
        2.3.2 与结构助词“地”的搭配第35-36页
    2.4 “时时”、“不时”、“时不时”与副词的搭配第36-39页
        2.4.1 与含“时”频率副词的搭配第36-37页
        2.4.2 与否定副词的搭配第37-38页
        2.4.3 与其他副词的搭配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时时”、“不时”、“时不时”的语用特征第41-50页
    3.1 “时时”、“不时”、“时不时”对句类的选择第41-44页
        3.1.1 对陈述句的选择第41页
        3.1.2 对疑问句的选择第41-43页
        3.1.3 对祈使句的选择第43页
        3.1.4 对感叹句的选择第43-44页
    3.2 “时时”、“不时”、“时不时”对句态的选择第44-47页
        3.2.1 对主动态的考察第44-45页
        3.2.2 对被动态的考察第45-46页
        3.2.3 对使动态的考察第46-47页
    3.3 “时时”、“不时”、“时不时”对语体的选择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时时”、“不时”、“时不时”的教学设计第50-56页
    4.1 教学对象分析第50页
    4.2 教学方法第50-51页
        4.2.1 任务型教学法第50-51页
        4.2.2 汉外对比法第51页
        4.2.3 近义辨析法第51页
        4.2.4 情景法第51页
    4.3 教学设计第51-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气副词A式和AA式的比较研究--以四组语气副词为例
下一篇:名量式合成词的语法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