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高考改革的历史要求第10页
        1.1.2 国家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10页
        1.1.3 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第10-11页
        1.1.4 培养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第11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第11页
        1.2.2 改善教学模式、提升地理学习力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地理思维分类研究第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4 归纳总结第14页
    1.4 研究方案第14-16页
        1.4.1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3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1.5.1 思维第16-17页
        1.5.2 形象思维第17页
        1.5.3 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第17页
        1.5.4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差异第17-19页
2 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1.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第19页
        2.1.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第19-20页
        2.1.3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第20页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0-22页
        2.2.1 有意义的学习观第20页
        2.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第20-22页
3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第22-28页
    3.1 地理学科特性的要求第22页
    3.2 地理形象思维特性和分类第22-23页
    3.3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分类第23-25页
        3.3.1 陈述性地理知识第23-24页
        3.3.2 程序性地理知识第24-25页
    3.4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第25-28页
4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第28-39页
    4.1 调查目的第28页
    4.2 调查对象第28页
    4.3 调查方法第28-30页
        4.3.1 访谈法第28-29页
        4.3.2 问卷调查第29-30页
    4.4 访谈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5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4.5.1 地理学习情况的基本了解统计结果及分析第32-33页
        4.5.2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第33-35页
        4.5.3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测验统计分析第35-36页
        4.5.4 关于地理学习的展望(建议)统计分析第36-39页
5 制约高中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获取与培养的因素分析第39-42页
    5.1 学生认知角度和思维习惯的偏差第39-40页
        5.1.1 地理学科特性认识不到位第39页
        5.1.2 思维综合连贯性的缺乏第39-40页
    5.2 教师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第40-41页
        5.2.1 教师教学观念的误导第40页
        5.2.2 教师缺乏培养策略第40-41页
    5.3 教育媒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41-42页
        5.3.1 学校对地理学科地位认识不清第41页
        5.3.2 社会氛围和考试制度的局限性第41-42页
6 培养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第42-54页
    6.1 学生注重方法与实践结合第42-45页
        6.1.1 构建思维导图,提升形象思维逻辑性第42-43页
        6.1.2 地图对比分析,提升读图和解图的能力第43-44页
        6.1.3 绘制示意图,促进地理知识的形象转化第44-45页
    6.2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启发与引导第45-52页
        6.2.1 情景教学—直观形象的呈现地理知识第45-46页
        6.2.2 精典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第46-49页
        6.2.3 视频演绎—让知识“动”起来,促进思维转化迁移第49页
        6.2.4 地理模型的制作与组装,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第49-51页
        6.2.5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正确评价学生第51-52页
    6.3 创造优良的地理教学环境第52-54页
        6.3.1 学校重视地理学科的发展第52页
        6.3.2 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教育第52-54页
7 结束语第54-56页
    7.1 结论第54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绵砖组合练习在高中生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地理可视化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