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傅运森编《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9-12页
        一、关于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研究第9-11页
        二、关于民国新学制下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研究第11页
        三、关于傅运森编《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3-14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3页
        二、对比分析法第13页
        三、数字统计法第13-14页
第一章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背景第14-20页
        一、晚清民初的学制改革第14-15页
        二、《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颁布第15-16页
        三、一批著名教育家的推动第16-17页
        四、“平民教育”思潮的涌起第17页
        五、学校教育与教材出版的持续发展第17-20页
    第二节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编者及校订者第20-21页
        一、编者生平及学术成果第20页
        二、校订者简介第20-21页
    第三节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版本第21-24页
第二章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第24-36页
    第一节 编排体例第24-28页
        一、混编体系的问世第24-26页
        二、以“人类文明的变迁”串联线索第26-28页
    第二节 课文结构第28-36页
        一、注释第29-30页
        二、插图第30-33页
        三、前言的设置第33-35页
        四、标记与字体字号第35-36页
第三章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内容研究第36-46页
    第一节 选文情况第36-37页
    第二节 语言风格第37-38页
    第三节 内容与思想分析第38-46页
        一、进化史观的指导第38-39页
        二、政治、经济、文化史的融合第39-41页
        三、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第41-42页
        四、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第42-43页
        五、渗透世界主义思想第43-46页
第四章 《新学制历史教科书》价值研究第46-56页
    第一节 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参考价值第46-50页
        一、混编体系的开创及参考价值第46-47页
        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需具有综合的眼光第47-48页
        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需遵循系统性、通俗性的编写原则第48-49页
        四、不断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审制度第49-50页
    第二节 对历史教育的参考价值第50-56页
        一、明确历史教育的核心目的第50-51页
        二、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功能第51-52页
        三、重视历史教育中时空观念与概念解释能力的培养第52-53页
        四、在学习先进的基础上坚持走“本土化”道路第53-56页
绪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教师反馈语中的教师权力
下一篇:三阶和四阶测试对迷思概念的诊断及对比研究--以“机械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