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可行性分析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曾国藩教育思想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渊源 | 第14-17页 |
一、传统思想文化 | 第14-15页 |
二、家训遗风 | 第15-16页 |
三、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曾国藩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 第17-22页 |
一、曾国藩修身进德思想 | 第17-19页 |
二、曾国藩学习问业思想 | 第19-20页 |
三、曾国藩力行实践思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历史教师的启示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学历史教师教学问题分析—以西安铁—中滨河学校为例 | 第22-25页 |
一、业务能力方面 | 第22-24页 |
二、教育理念方面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历史教师的启示 | 第25-34页 |
一、更新教育理念 | 第25-27页 |
二、提升业务能力 | 第27-32页 |
三、知行合一,以身作则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启示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学生历史学习问题分析—以西安铁—中滨河学校为例 | 第34-36页 |
一、不重视 | 第34-35页 |
二、不会学 | 第35页 |
三、“假学”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历史学习启示 | 第36-42页 |
一、“立志”与历史学习 | 第36-37页 |
二、“师友夹持” | 第37-39页 |
三、“专一有恒” | 第39-40页 |
四、“诚意” | 第40页 |
五、“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 第42-48页 |
第一节 重视德育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戒除骄傲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勤俭”教育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