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绪论 | 第11-21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 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界定 | 第13-15页 |
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二、 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设置的总体概述 | 第21-30页 |
(一) 课文辅助系统的地位 | 第21-26页 |
1. 课文辅助系统在历史课程编制中的意义 | 第22-23页 |
2. 课文辅助系统在教科书编写中的意义 | 第23-24页 |
3. 课文辅助系统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意义 | 第24-26页 |
(二) 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 | 第26-29页 |
1. 人教社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分类 | 第26-27页 |
2. 人教社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下设具体栏目的数量统计 | 第27-29页 |
(三) 课文辅助系统的功能 | 第29-30页 |
三、 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下设具体栏目的比较 | 第30-54页 |
(一) 导入性栏目 | 第30-38页 |
1. 人教社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导入性栏目 | 第31-35页 |
2. 人教社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导入性栏目 | 第35-37页 |
3. 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导入性栏目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37-38页 |
(二) 资料性栏目 | 第38-48页 |
1. 人教社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资料性栏目 | 第38-41页 |
2. 人教社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资料性栏目 | 第41-47页 |
3. 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资料性栏目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47-48页 |
(三) 思考、练习、巩固性栏目 | 第48-54页 |
1. 人教社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思考、练习、巩固性栏目 | 第48-51页 |
2. 人教社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思考、练习、巩固性栏目 | 第51-53页 |
3. 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思考、练习、巩固性栏目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53-54页 |
四、 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设计的评价与展望 | 第54-59页 |
(一) 对两版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设计的评价 | 第54-57页 |
1. 对导入性栏目的评价 | 第54-55页 |
2. 对资料性栏目的评价 | 第55-56页 |
3. 对思考、练习、巩固性栏目的评价 | 第56-57页 |
(二) 对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设计的展望 | 第57-59页 |
1. 课文辅助系统下设的具体栏目要标明具体的名称 | 第57页 |
2. 课文辅助系统下设的具体栏目在数量上要适量 | 第57-58页 |
3. 课文辅助系统下设的具体栏目在语言表达上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 第58-59页 |
五、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