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 引论第9-18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 国外有关文本及诗歌文本解读理论的研究第10-12页
        2. 国内有关文本及诗歌文本解读理论的研究第12-15页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 研究思路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一) 文本与教学文本第18-19页
    (二) 教学文本解读的内涵第19-20页
    (三) 诗歌教学文本的内涵第20-21页
三、 诗歌文本的特点及价值第21-28页
    (一) 诗歌文本的意境审美特征第21-22页
    (二) 诗歌文本意蕴的多义性第22-23页
    (三) 诗歌文本的情感审美特征第23-24页
    (四) 诗歌文本的言语审美性第24页
    (五) 诗歌文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第24-28页
四、 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理论基础第28-31页
    (一) 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第28页
    (二) 解释学阅读观第28-29页
    (三) 对话理论第29-31页
五、 课堂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现状调查及问题探析第31-43页
    (一) 应试教育的束缚使解读偏离了诗歌文本的审美意蕴第31-32页
    (二) 个性化解读极端化,浮于课堂,游离文本第32-34页
    (三) 解读目标刻板、僵化第34-36页
    (四) 解读内容把握失当,背离文本,“语文味”淡化第36-38页
    (五) 教学解读引导不到位,随意肢解导致诗歌美感流失第38-41页
    (六) 教学手段单一,滥用多媒体使诗歌意境之美受损第41-43页
六、 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第43-63页
    (一) 解读思维历练策略第43-45页
        1. 刷新图式第43-44页
        2. 对接生活第44-45页
    (二) 解读审美实践策略第45-52页
        1. 因声求气——注重诵读带来的美感体验第45-48页
        2. 吟唱拓展——在歌曲的韵律中捕捉美的元素第48-49页
        3. 仿写品味——将文本中最动人的部分生成自我的言语实践第49页
        4. 天人合一——找寻读者主体与文本的契合点第49-51页
        5. 大象无形——捕捉意象中的含蓄之美第51-52页
    (三) 解读教学实践策略第52-63页
        1. 知人论世第52-54页
        2. 以意逆志第54页
        3. 联想想象第54-60页
        4. 文本互涉第60-63页
七、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社瓣版必修一和旧版必修上册为例
下一篇:农村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改善策略研究--以甘肃省T县调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