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新理念下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第13-15页
        一、从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看地理知识的重要性第13-14页
        二、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堪忧第14-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5-19页
        一、国外现状第15-16页
        二、国内现状第16-19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9-20页
        一、对理科生发展的意义第19-20页
        二、对教师发展的意义第20页
        三、对地理教学的意义第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问卷调查法第20-21页
        二、文献资料法第21页
        三、访谈调查法第21-22页
        四、观察法第22页
        五、数据统计分析法第22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第22-25页
第二章 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5页
        一、新理念第25页
        二、理科生第25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学习动机理论第25-26页
        二、人本主义理论第26页
        三、M·西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第26-27页
        四、结构主义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理科生高中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29-45页
    第一节 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第29-30页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9页
        二、问卷编制第29-30页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第30页
        四、调查目的第30页
    第二节 高中分科前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30-38页
        一、地理学习环境第30-31页
        二、地理用途认知第31-32页
        三、地理知识的渴求度第32-34页
        四、地理学习效果第34-35页
        五、地理学习内容期望第35页
        六、学生对教材的评价第35-36页
        七、学生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第36-37页
        八、学生对地理教师教授内容的评价第37-38页
    第三节 理科班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38-43页
        一、地理学习环境第38页
        二、地理知识的渴求度第38-40页
        三、地理学习效果第40页
        四、地理学习内容期望第40-41页
        五、理科生对地理教材的评价第41页
        六、理科生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第41-43页
    第四节 高中分科前后理科生的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第43-45页
        一、地理知识的渴求度大幅度降低第43页
        二、地理学习内容期望变化不大,总体偏离教材第43-44页
        三、地理学习效果急速下降第44-45页
第四章 大学阶段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45-53页
    第一节 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第45-51页
        一、地理用途认知第45页
        二、地理知识的渴求度第45-46页
        三、地理学习效果第46-47页
        四、地理学习内容期望第47-48页
        五、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认知第48-49页
        六、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认知第49页
        七、地理教学模式第49-50页
        八、地理学习会考评价第50-51页
    第二节 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第51-53页
        一、地理用途认知变化不大,仍停留在表面第51页
        二、地理内容学习期望仍偏离教材,期待课程内容的拓展第51页
        三、地理学习效果差第51-53页
第五章 改进理科生地理学习现状的应用策略第53-63页
    第一节 激发理科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第53-55页
        一、地理学习环境的改变第54页
        二、教师的态度与行为的转变第54页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变第54-55页
    第二节 课程时间合理安排第55页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第55-61页
        一、教学内容来源第56-57页
        二、教学内容选择依据第57-61页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实施第61-62页
        一、采取专题讲座教学第61页
        二、运用谈话法教学第61页
        三、组织活动教学第61-62页
    第五节 理科生地理考评模式的改变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语第63-65页
    第一节 结论第63页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第63-65页
        一、创新第63页
        二、不足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地图素养现状调查及提高策略研究--以夏邑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区域间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东中西部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