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

发酵法生产聚赖氨酸菌种选育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概述第13-14页
    1.2 ε-聚赖氨酸(ε-PL)及其发酵生产研究进展第14-21页
        1.2.1 ε-PL的结构与性质第14-15页
        1.2.2 ε-PL的发酵生产第15-18页
        1.2.3 ε-PL的应用第18-21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 实验内容第22页
    1.5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ε-PL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4-39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1.1 实验材料与供试菌株第24页
        2.1.2 试剂与仪器第24页
        2.1.3 培养基第24-25页
        2.1.4 试液及配制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2.1 ε-PL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2.2.2 产ε-PL菌的分离筛选第27页
        2.2.3 发酵产物的定性分析第27-30页
        2.2.4 菌株鉴定第30-3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2.3.1 ε-PL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2页
        2.3.2 产ε-PL菌株的筛选第32-33页
        2.3.3 发酵产物的定性分析第33-35页
        2.3.4 菌株鉴定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ε-PL生产菌株的诱变育种第39-45页
    3.1 实验材料第39-40页
        3.1.1 菌株第39页
        3.1.2 培养基与试液第39-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3.2.1 种子液的制备第40页
        3.2.2 孢子悬液的制备第40页
        3.2.3 链霉素对SAC2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40页
        3.2.4 第一次~(60)Co诱变与筛选第40-41页
        3.2.5 第二次~(60)Coγ射线诱变与筛选第41页
        3.2.6 菌种遗传稳定性实验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4页
        3.3.1 链霉素对菌株SAC2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确定第41-42页
        3.3.2 ~(60)Co第一次诱变与突变株的筛选第42页
        3.3.3 ~(60)Co第二次诱变与突变株的筛选第42-43页
        3.3.4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实验第43-44页
    3.4 本章总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45-52页
    4.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1.1 菌种第45页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5页
        4.1.3 培养基与试液第45-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1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46页
        4.2.2 原生质体灭活时间的确定第46-47页
        4.2.3 原生质体融合与筛选第47页
        4.2.4 菌株遗传稳定性实验第47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4.3.1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47-48页
        4.3.2 灭活时间的测定第48-49页
        4.3.3 融合子的筛选与摇瓶复筛第49-50页
        4.3.4 菌株遗传稳定性实验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发酵法生产ε-PL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2-64页
    5.1 实验材料第52-53页
        5.1.1 菌种第52页
        5.1.2 实验试剂第52页
        5.1.3 培养基第52-53页
        5.1.4 试液及配制第53页
    5.2 分析方法第53页
        5.2.1 发酵液中ε-PL含量的测定第53页
        5.2.2 pH测定第53页
        5.2.3 生物量测定(干重法)第53页
    5.3 实验方法第53-55页
        5.3.1 碳源与氮源对ε-PL产率的影响第53-54页
        5.3.2 金属元素铁、钴、锌和镁对ε-PL产率的影响第54页
        5.3.3 pH对ε-PL产率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第54页
        5.3.4 稀土元素钪、镓和镧对菌株ε-PL产率的影响第54-55页
        5.3.5 最适培养基配方的确定第55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63页
        5.4.1 碳源与氮源对ε-PL产率的影响第55-56页
        5.4.2 金属元素铁、钴、锌和镁对ε-PL产率的影响第56-57页
        5.4.3 pH控制对菌株ε-PL产率和生长的影响第57-59页
        5.4.4 稀土元素钪、镓和镧对菌株ε-PL产率的影响第59-62页
        5.4.5 最佳培养配方的确定第62-63页
    5.5 本章总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蛋黄磷脂酰胆碱的作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材料试验中试样夹持技术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