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0.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0.1.1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7-9页 |
0.1.2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1.3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2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 初中级对外汉语写作课现状分析 | 第15-27页 |
1.1 江西师大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 第15-19页 |
1.1.1 二年级留学生对汉语写作课的态度 | 第15-16页 |
1.1.2 二年级留学生汉语写作课状况调查 | 第16-18页 |
1.1.3 二年级留学生学了写作课后的看法 | 第18-19页 |
1.2 马国塔那孔院初中级写作课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19-24页 |
1.2.1 一、二年级对汉语写作课的态度 | 第19-21页 |
1.2.2 一、二年级汉语写作课状况调查 | 第21-22页 |
1.2.3 一、二年级学了写作课后的看法 | 第22-24页 |
1.3 初中级汉语写作班学生作业分析 | 第24-27页 |
1.3.1 江西师大二年级留学生的作文分析 | 第24-25页 |
1.3.2 马国塔那孔院一、二年级学生的作文分析 | 第25-27页 |
2 对外汉语初中级写作教学情况调查研究现状 | 第27-37页 |
2.1 江西师大留学生中级写作教学情况 | 第27-31页 |
2.1.1 一、二年级课程设置等调查情况 | 第27-29页 |
2.1.2 二年级中级汉语写作案例分析 | 第29-31页 |
2.2 马国塔那孔院本科初中级汉语写作教学情况 | 第31-37页 |
2.2.1 一、二年级课程设置等调查情况 | 第31-33页 |
2.2.2 马国塔那孔院本科一年级汉语写作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2.2.3 马国塔那孔院本科二年级汉语写作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3 对外汉语初中级写作教学出现的问题与分析 | 第37-42页 |
3.1 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择 | 第37-38页 |
3.2 教师以及学生方面 | 第38-40页 |
3.2.1 教师方面 | 第38-39页 |
3.2.2 学生方面 | 第39-40页 |
3.3 课堂观察实录方面 | 第40页 |
3.4 出现的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4 构想以模因理论为基础的对外汉语初中级汉语写作“听说写”教学模式 | 第42-53页 |
4.1“模因”理论 | 第42-43页 |
4.1.1 模因的概念 | 第42-43页 |
4.1.2 语言与模因 | 第43页 |
4.2 教学方法 | 第43-45页 |
4.2.1 互动教学法 | 第43-44页 |
4.2.2 模仿教学法 | 第44-45页 |
4.2.3 翻转课堂教学法 | 第45页 |
4.3 以模因理论为基础的“听说写”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 | 第45-51页 |
4.3.1 教材分析 | 第45-46页 |
4.3.2 教学对象 | 第46页 |
4.3.3 教学内容 | 第46页 |
4.3.4 教学目标 | 第46-47页 |
4.3.5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第47页 |
4.3.6 教学方法 | 第47页 |
4.3.7 教学时间 | 第47页 |
4.3.8 教学过程 | 第47-51页 |
4.4“听说写”教学模式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