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1.1 牦牛与牦牛乳 | 第12-13页 |
1.2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 | 第13-17页 |
1.2.1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简介 | 第13-14页 |
1.2.2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乳酸菌多样性 | 第14-16页 |
1.2.3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功能性乳酸菌的开发现状 | 第16-17页 |
1.3 乳酸菌与肠道健康 | 第17-27页 |
1.3.1 结肠炎 | 第17-24页 |
1.3.2 便秘 | 第24-27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7-30页 |
1.4.1 立题意义 | 第27-28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2章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 第32-4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2.2.1 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与细胞形态 | 第35-36页 |
2.2.2 菌株 16S rDNA序列PCR扩增结果 | 第36页 |
2.2.3 菌株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6-38页 |
2.2.4 菌株 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38-41页 |
2.2.5 乳酸杆菌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抗性 | 第41-42页 |
2.2.6 乳酸杆菌在胆盐中的生长效率 | 第4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预防作用 | 第44-5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6页 |
3.2.1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长度及重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 第49页 |
3.2.3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结肠炎小鼠血清水平的影响 | 第49-52页 |
3.2.4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结肠炎小鼠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52-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活性炭诱导便秘小鼠的预防作用 | 第58-7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0-70页 |
4.2.1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便秘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2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便秘小鼠粪便含水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3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便秘小鼠初次排出黑便时间 | 第62-63页 |
4.2.4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小肠活性炭推进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4.2.5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便秘小鼠小肠绒毛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6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HY01对便秘小鼠血清水平的影响 | 第65-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