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文化诗学视阈中的早期唐诗英译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4页
 第一节 早期唐诗英译简介第11-1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2页
 第三节 本文基本思路与选题价值第22-24页
第一章 欧洲中心主义与早期唐诗英译第24-107页
 第一节 以西方诗学改写的唐诗第26-46页
 第二节 节奏的转化:音步置换第46-61页
 第三节 英诗韵式的代入与创新第61-70页
     ·以英诗韵式替换原诗韵式第62-66页
     ·还原原诗韵式的尝试第66-68页
     ·韵式的创新第68-70页
 第四节 传统英诗诗体的套用与变奏第70-107页
     ·双行诗节(couplet)第70-72页
     ·三行诗节(triplet)第72-73页
     ·四行诗节(quatrain)第73-75页
     ·五行诗节(quintet)第75-78页
     ·六行诗节(sestet)第78-82页
     ·七行诗节(septet)第82-83页
     ·八行诗节(octave)第83-84页
     ·九行诗节(the nine-line stanza)第84-85页
     ·十行诗节(the ten-line stanza)第85-87页
     ·民谣体(the ballad metre)第87-92页
     ·十四行诗(sonnet)第92-94页
     ·尾韵诗节(the tail-rhyme stanza)与类尾韵诗节第94-100页
     ·不规则诗体第100-107页
第二章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与早期唐诗英译第107-175页
 第一节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第107-112页
 第二节 “非人之中国”形象及其解构第112-129页
 第三节 “野蛮之中国”形象及其反叛第129-146页
 第四节 “古代之中国”形象及其加固第146-162页
 第五节 “臣仆之中国”形象及其认同第162-175页
第三章 从基督教化到非宗教化的早期唐诗英译第175-228页
 第一节 翟理斯及同时代传教士凝视下的中国宗教第175-189页
 第二节 翟理斯对唐诗的基督教化改译第189-199页
 第三节 克兰默-宾与弗莱彻对中国宗教的接受第199-215页
 第四节 韦利以降:译本的非宗教化第215-228页
第四章 中西文化互补论与早期唐诗英译第228-284页
 第一节 新的节奏转化方式:短语节奏与弹跳节奏第231-237页
 第二节 散译法的三种源流第237-248页
     ·散泽法之先驱:以素体诗英译唐诗第239-242页
     ·舍弃用韵、重构节奏第242-244页
     ·彻底的自由诗:抛弃音韵形式第244-248页
 第三节 原诗形式的移植重构第248-284页
     ·节奏的重构第248-254页
     ·对仗的处理第254-268页
     ·叠字的再现第268-279页
     ·意象并置的移植第279-284页
结语第284-286页
参考文献第286-292页
致谢第292-294页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94页

论文共2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典诗歌俄传史论
下一篇: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