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29页 |
第一章 《诗经》与楚辞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29-48页 |
第一节 《诗经》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29-41页 |
一、帝俄时期的王西里:作为儒学经典的《诗经》研究 | 第29-32页 |
二、苏联时期的阿理克学派:作为文学经典的《诗经》研究 | 第32-38页 |
三、当代俄罗斯时期的克拉芙佐娃:作为双重经典的《诗经》研究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楚辞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41-48页 |
一、楚辞的翻译 | 第41-44页 |
二、屈原研究 | 第44-48页 |
第二章 汉魏六朝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48-79页 |
第一节 俄罗斯汉赋及乐府的翻译与研究 | 第48-57页 |
一、汉赋的翻译 | 第48-52页 |
二、乐府的翻译与研究 | 第52-57页 |
第二节 俄罗斯曹植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57-63页 |
一、曹植诗歌的翻译 | 第58-59页 |
二、曹植诗歌的研究 | 第59-63页 |
第三节 俄罗斯陶渊明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63-71页 |
一、陶渊明诗歌的翻译 | 第63-66页 |
二、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 第66-71页 |
第四节 俄罗斯永明体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71-79页 |
一、永明体诗歌的翻译 | 第72-73页 |
二、永明体诗歌的研究 | 第73-79页 |
第三章 唐代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79-149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唐代诗歌选的翻译 | 第79-98页 |
一、帝俄时期对唐诗的模糊翻译 | 第79-81页 |
二、苏联时期的楚紫气与阿理克:对唐诗的创造性翻译与艺术性翻译 | 第81-93页 |
三、俄罗斯时期的孟列夫:对唐诗翻译的再探索 | 第93-98页 |
第二节 俄罗斯的李白翻译与研究 | 第98-114页 |
一、李白诗歌的翻译 | 第98-102页 |
二、李白诗歌的研究 | 第102-114页 |
第三节 俄罗斯的杜甫翻译与研究 | 第114-137页 |
一、杜甫诗歌的翻译 | 第114-126页 |
二、杜甫诗歌的研究 | 第126-137页 |
第四节 俄罗斯的白居易与王维翻译与研究 | 第137-149页 |
一、白居易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138-144页 |
二、王维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144-149页 |
第四章 宋明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149-176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宋代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149-167页 |
一、宋代诗词选的翻译 | 第149-152页 |
二、巴斯马诺夫的宋词翻译 | 第152-160页 |
三、谢列布里亚科夫对宋代诗词的研究 | 第160-167页 |
第二节 斯米尔诺夫对明代诗歌的翻译 | 第167-176页 |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论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176-213页 |
第一节 语文学哲学研究——阿理克与《论诗人的长诗》 | 第176-202页 |
一、阿理克生平及学术思想介绍 | 第176-183页 |
二、语文学哲学研究——阿理克与《论诗人的长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翻译与研究》 | 第183-197页 |
三、世界中西比较诗论的先行者——阿理克与中西比较诗论 | 第197-202页 |
第二节 术语研究—李谢维奇与《古代与中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思想》 | 第202-213页 |
一、李谢维奇生平简介 | 第203-204页 |
二、术语研究——李谢维奇与《古代与中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思想》 | 第204-209页 |
三、俄罗斯《文心雕龙》的翻译家——李谢维奇对《文心雕龙》的翻译 | 第209-213页 |
结语 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研究的特点 | 第213-218页 |
中国古典诗歌俄译本及研究著作详表 | 第218-238页 |
参考文献 | 第238-247页 |
致谢 | 第247-249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