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法制备海鲜菇调味料的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海鲜调味料概况 | 第13-14页 |
·海鲜菇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海鲜菇简介 | 第14页 |
·海鲜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海鲜菇活性物质研究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食用菌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风味物质 | 第16-17页 |
·食用菌风味物质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感官评价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调味料呈香机理 | 第19-22页 |
·糖降解 | 第19页 |
·氨基酸和肽的热降解 | 第19-20页 |
·硫胺素降解 | 第20页 |
·脂类物质降解 | 第20页 |
·美拉德反应 | 第20-22页 |
·底物 | 第21页 |
·反应时间 | 第21页 |
·温度 | 第21页 |
·pH值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海鲜菇酶解技术的研究 | 第22页 |
·海鲜菇美拉德反应技术的研究 | 第22-23页 |
·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海鲜菇调味料感官评定体系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海鲜菇营养成分分析 | 第24-29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营养成分含量 | 第25-26页 |
·氨基酸含量 | 第26-28页 |
·无机元素含量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海鲜菇酶解条件研究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单一酶酶解结果 | 第31-35页 |
·最佳复合酶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最佳酶酶解条件确定 | 第36-39页 |
·响应面法优化最佳酶酶解工艺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海鲜菇美拉德反应研究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材料 | 第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还原糖 | 第47-49页 |
·精氨酸 | 第49页 |
·食盐 | 第49-50页 |
·呈味核苷酸二钠(I+G) | 第50-51页 |
·pH 值 | 第51页 |
·温度 | 第51-52页 |
·反应时间 | 第52-53页 |
·正交实验对美拉德反应工艺的优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模糊数学法建立海鲜菇调味料评价体系 | 第55-62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材料 | 第55页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55-56页 |
·工艺流程 | 第56页 |
·评定方法 | 第56-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不同条件下感官评定票数分布 | 第59页 |
·模糊矩阵建立结果 | 第59-60页 |
·模糊变换及综合评价结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