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二语语调偏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1页 |
|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 | 第9-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本文体系结构 | 第9-11页 |
| 第1章 语调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 ·语调的定义 | 第11页 |
| ·汉语语调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句调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汉语的句重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汉语语调习得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 ·汉语二语学习中的句调习得偏误研究 | 第14-16页 |
| ·汉语二语学习中的轻重音习得偏误研究 | 第16-18页 |
| 第2章 汉语二语语音语料库的设计与采集 | 第18-24页 |
| ·语料库的设计 | 第18-19页 |
| ·语料的采集 | 第19-20页 |
| ·录音对象 | 第19页 |
| ·录音设备 | 第19页 |
| ·录音过程 | 第19页 |
| ·录音整理 | 第19页 |
| ·本论文要研究的样本量 | 第19-20页 |
| ·语料切分与标注 | 第20-22页 |
| ·韵律参数的分析 | 第22页 |
| ·韵律参数的提取 | 第22-24页 |
| ·基频值的提取 | 第22-23页 |
| ·基频值转换为半音值的计算 | 第23页 |
| ·统计检验于段 | 第23-24页 |
| 第3章 英、汉母语者陈述语气语调的实验对比分析 | 第24-48页 |
| ·英、汉语母语者同文异焦陈述句的音高对比 | 第24-39页 |
| ·英、汉语母语者的音高分析 | 第25-33页 |
| ·英、汉语母语者音高的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 ·英、汉语母语者焦点音节的声调调型对比 | 第35-38页 |
| ·英、汉语母语者陈述句的音高对比小结 | 第38-39页 |
| ·英、汉语母语者陈述句时长的对比 | 第39-47页 |
| ·汉语母语者陈述句的时长对比 | 第39-42页 |
| ·英语母语者陈述句时长对比 | 第42-46页 |
| ·英、汉语母语者时长的对比 | 第46-47页 |
| ·英语母语者陈述句的语调偏误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英、汉语母语者疑问语气语调的实验对比分析 | 第48-74页 |
| ·英、汉语母语者同文异焦疑问句的音高对比 | 第48-64页 |
| ·英、汉语母语者的音高分析 | 第49-59页 |
| ·英、汉语母语者音高的统计分析 | 第59-60页 |
| ·英、汉语母语者焦点音节的声调调型对比 | 第60-63页 |
| ·英、汉母语者疑问句的音高对比小结 | 第63-64页 |
| ·英、汉母语者疑问句时长的对比 | 第64-72页 |
| ·汉语母语者疑问句的时长对比 | 第64-67页 |
| ·英语母语者疑问句的时长对比 | 第67-71页 |
| ·英、汉语母语者时长的对比 | 第71-72页 |
| ·英语母语者疑问句的语调偏误小结 | 第72-74页 |
| 第5章 英语母语者语调韵律偏误原因分析及启示 | 第74-78页 |
| ·英、汉语母语者的韵律规律总结及原因分析 | 第74-75页 |
| ·汉语母语者的韵律规律总结 | 第74页 |
| ·英语母语者陈述句语调偏误总结 | 第74-75页 |
| ·英语母语者疑问句语调偏误总结 | 第75页 |
| ·韵律偏误原因分析 | 第75-76页 |
| ·声调习得的普遍性规律 | 第75-76页 |
|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76页 |
| ·二语语音教学的不足 | 第76页 |
| ·对汉语二语韵律教学的启示 | 第76-78页 |
| 结语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