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研究对象分析 | 第13-15页 |
| ·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目标与教学任务分析 | 第13-14页 |
| ·选用教材内容分析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建构主义理论及支架式教学法简述 | 第15-22页 |
| ·建构主义理论及教学模式简述 | 第15-16页 |
|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法 | 第16-22页 |
| ·概念简述 | 第16-17页 |
| ·支架式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 第17-20页 |
| ·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22-32页 |
| ·课前准备 | 第22-23页 |
| ·研究课文内容 | 第22-23页 |
| ·搜集资料 | 第23页 |
| ·课堂教学过程及操作环节 | 第23-31页 |
| ·搭建脚手架,寻找最邻近发展区 | 第23-25页 |
| ·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 | 第25-28页 |
| ·独立探索,启发引导 | 第28-29页 |
| ·协作学习,分组讨论,模拟教材中的对话 | 第29-30页 |
| ·在模拟情境中活化语言 | 第30-31页 |
| ·课堂反馈:效果评价,解除支架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建构主义理论及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总结 | 第32-38页 |
| ·课堂教学活动总结 | 第32-35页 |
| ·学习者的课堂表现及反馈 | 第32-33页 |
| ·教师的教学情况 | 第33-35页 |
| ·对建构主义理论及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课堂教学应用的评价 | 第35-38页 |
| ·支架式教学法对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启示 | 第35-36页 |
| ·支架式教学法在汉语初级阶段口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 附录 | 第43-44页 |
| 后记(含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