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3ds Max三维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概念诠释 | 第12-19页 |
·计算机辅助教学相关概念的概述与区分 | 第12-13页 |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概述 | 第13-15页 |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概念 | 第13-14页 |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特点 | 第14-15页 |
·计算机三维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概述 | 第15页 |
·3ds Max概述 | 第15-18页 |
·3ds Max概述 | 第15页 |
·3ds Max应用简述 | 第15-16页 |
·3ds Max功能及制作简述 | 第16-18页 |
·3ds Max的建模功能简介 | 第16页 |
·3ds Max的灯光功能简介 | 第16页 |
·3ds Max的材质功能简介 | 第16-17页 |
·3ds Max的摄影机功能简介 | 第17页 |
·3ds Max的渲染功能简介 | 第17页 |
·3ds Max辅助地理教学的一般流程 | 第17-18页 |
·3ds Max教学辅助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地理空间认知研究 | 第18页 |
·3ds Max辅助教学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地理空间认知培养与3ds Max三维技术支持 | 第19-46页 |
·地理空间认知的概念和组成 | 第20-23页 |
·强调地理空间认知的原因 | 第23-25页 |
·地理学科本身需求 | 第23-24页 |
·地理教学过程需求 | 第24-25页 |
·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26页 |
·地理空间认知组成的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关于地理知觉的理论 | 第26-27页 |
·关于地理表象的理论 | 第27-28页 |
·关于地理概念化的理论 | 第28-29页 |
·关于地理知识心理表征的理论 | 第29-30页 |
·空间的表现形式和认知模式 | 第30-32页 |
·空间的表现形式 | 第30-31页 |
·空间的认知模式 | 第31-32页 |
·认知的地理空间模型 | 第32-33页 |
·理论对于3ds Max辅助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33-35页 |
·地理教学的地理空间认知要素组成 | 第35-43页 |
·空间大小、空间形状和空间结构 | 第36-38页 |
·空间方位 | 第38-39页 |
·空间格局 | 第39-40页 |
·空间作用关系和地理空间变化 | 第40-41页 |
·地理空间推理 | 第41-43页 |
·3ds Max三维技术支持 | 第43-46页 |
·3ds Max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技术支持 | 第43页 |
·3ds Max对地理空间认知组成要素的技术支持 | 第43-44页 |
·3ds Max对地理教学内容表现的技术支持 | 第44页 |
·3ds Max打造精品地理课件 | 第44页 |
·3ds Max辅助教学对其他教学辅助软件衔接的技术支持 | 第44-46页 |
第三章:3ds Max三维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探讨 | 第46-55页 |
·3ds Max三维技术辅助教学设计原则 | 第46-48页 |
·3ds Max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空间要素对应分析 | 第48-55页 |
第四章:以《地球公转示意》教学案例,设计3ds Max辅助教学 | 第55-70页 |
·第一部分:确定地理空间认知空间要素的确定 | 第55-56页 |
·第二部分:《地球的公转示意》课件的制作过程 | 第56-68页 |
·第三部分:《地球公转示意》课堂教学过程 | 第68-70页 |
第五章:论文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70-72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0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70-71页 |
·计算机三维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发展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