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涵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理解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处理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第16-21页 |
1、动态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 第16-18页 |
2、虚假生成 | 第18-19页 |
3、生成价值的缺失 | 第19-20页 |
4、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21-24页 |
1、教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意识不足 | 第21-22页 |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 第22-23页 |
3、教师的预设性太强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历史课堂动态生成中的教师作用 | 第25-27页 |
1、教师是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识别者 | 第25页 |
2、教师是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捕捉者 | 第25-26页 |
3、教师是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 | 第26页 |
4、教师是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运用者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 第27-28页 |
1、人文性原则 | 第27页 |
2、开放性原则 | 第27-28页 |
3、自主性原则 | 第28页 |
第三节 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 第28-34页 |
1、设计弹性化教学预案 | 第28-30页 |
2、课堂互动引发生成 | 第30-33页 |
3、课后反思,积累提升教学智慧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