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评价干预改变高一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目的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三、研究框架第9-10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8页
 一、情绪第10-12页
   ·情绪的定义及分类第10-11页
   ·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第11页
   ·情绪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学业情绪第12-22页
   ·学业情绪的概念及特征第12-13页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学业情绪与归因方式第13-15页
     ·学业情绪与学业动机第15页
   ·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第15-16页
   ·相关理论研究第16-20页
     ·与学习相关的情绪理论第16-19页
       ·成就动机理论中的情绪观点第16-17页
       ·归因理论中的情绪观点第17-19页
       ·考试焦虑理论第19页
     ·学业情绪理论第19-20页
       ·控制价值理论第20页
       ·认知-动机理论第20页
   ·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第20-22页
     ·教育情景中的情绪干预研究第21-22页
     ·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第22页
 三、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第22-23页
 四、评价与学业评价第23-28页
   ·评价第23-25页
     ·父母对子女的评价第23-24页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第24-25页
   ·学业评价第25页
   ·评价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第25-26页
   ·积极评价的方法第26-28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28-42页
 一、问题提出第28-29页
   ·研究构想与假设第28-29页
     ·研究构想第28页
     ·研究假设第28-29页
 二、研究方法第29-33页
   ·被试选取第29页
   ·研究工具第29页
   ·干预安排第29-30页
   ·干预研究的方案设计第30-33页
     ·认识学业情绪第30页
     ·克服考试焦虑第30-31页
     ·学会恰当的归因方式第31页
     ·认识我自己(分两次进行)第31-32页
     ·我眼中的他/她(分两次进行)第32页
     ·来自他人的评价第32页
     ·访谈总结第32-33页
 三、研究结果第33-36页
   ·干预前的研究结果第33-34页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本情况第33页
     ·实验班干预前和对照班的学业情绪问卷得分比较第33页
     ·干预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比较第33-34页
   ·干预后的研究结果第34-36页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干预前后学业情绪问卷的得分比较第34-35页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干预前后的成绩对比第35-36页
 四、讨论第36-42页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业情绪问卷前后测差值比较第36-38页
     ·自豪学业情绪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差值的比较第36-37页
     ·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差值的比较第37页
     ·消极学业情绪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差值的比较第37-38页
   ·对高一学生学业情绪的干预实验研究第38-41页
     ·评价干预对改善高一学生学业情绪的有效性第38-39页
     ·评价干预对改善高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性第39-40页
     ·集体干预的有效性第40-41页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第41-42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第42-43页
 一、结论第42页
 二、建议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9页
 附录一第45-46页
 附录二 致家长的一封信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似懂非懂”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