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长寿老人源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功能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页
   ·双歧杆菌生物学特性第17-19页
     ·形态第17页
     ·生活条件第17页
     ·代谢途径第17-19页
     ·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第19页
     ·存在与分类第19页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第19-24页
     ·抗菌性第19页
     ·生物拮抗作用第19-20页
     ·营养作用第20页
     ·改善乳糖消化不良症第20页
     ·改善维生素的代谢第20页
     ·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第20页
     ·降低血液中氨和游离酚的作用第20-21页
     ·对人体胆固醇的吸收第21页
     ·对癫痫病的治疗第21页
     ·防止便秘第21页
     ·治疗慢性腹泻第21-22页
     ·NO的胃黏膜保护作用第22页
     ·改善肝功能第22页
     ·抗肿瘤作用第22-23页
     ·增强免疫作用第23页
     ·延缓衰老作用第23页
     ·控制内毒素血症作用第23-24页
     ·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第24页
   ·双歧杆菌生物工程研究热点第24-38页
     ·耐氧性能好的双歧杆菌菌株的选育第24-25页
     ·双歧杆菌产生的相关酶系第25页
     ·双歧杆菌的黏附性与定植能力第25-28页
     ·双歧杆菌与自由基的关系第28-29页
     ·无耐药因子双歧杆菌菌株选育及耐药性研究第29-32页
     ·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研究第32-34页
     ·中药与双歧杆菌等肠道菌群相互关系研究第34-37页
     ·双歧杆菌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细菌素第37页
     ·双歧杆菌活性代谢产物-胞外多糖第37-38页
   ·双歧杆菌产品开发与应用第38-40页
     ·双歧杆菌产品开发与应用的现状第38页
     ·双歧杆菌产品开发与研究方向第38-39页
     ·双歧杆菌产品开发利用展望第39-40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0-42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40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40-41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路线第41-42页
第二章 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第42-48页
   ·前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材料与试剂第42-43页
     ·仪器与设备第43页
     ·试验方法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24株双歧杆菌对HT-29细胞的黏附第43-45页
     ·四株初筛双歧杆菌菌株合成B族维生素的能力第45页
     ·四株初筛双歧杆菌菌株耐胃酸、胆汁酸的能力第45-46页
   ·讨论第46-47页
     ·有关黏附实验第46-47页
     ·有关乳酸菌耐胃酸、胆汁酸研究第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三章 双歧杆菌TTF菌株的鉴定与生长特性研究第48-54页
   ·前言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材料第48页
     ·菌种鉴定相关指标与方法第48-49页
     ·TTF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指标与方法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双歧杆菌TTF菌株的鉴定(凌代文,1999)第49-51页
     ·B.LongumTTF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体外促生长因子研究第54-60页
   ·前言第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材料第54-5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8页
     ·不同低聚糖对长双歧杆菌TTF菌株的体外促生长效果第56-57页
     ·几种常用食品原料对长双歧杆菌TTF菌株的体外促生长效果第57-58页
   ·讨论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的耐药性研究第60-68页
   ·前言第60页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试验菌种第60页
     ·主要试剂第60-62页
     ·主要仪器第62页
     ·试验方法第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5页
     ·B.longum TTF菌株的质粒DNA分析第62-63页
     ·B.longum TTF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第63-65页
   ·讨论第65-66页
     ·不同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第65页
     ·有关药敏测试方法第65-66页
     ·乳酸菌药敏性研究第66页
     ·有关本试验的进一步工作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常用中草药对长双歧杆菌TTF菌株生长的影响第68-74页
   ·前言第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8-69页
     ·材料第68-69页
     ·试验方法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2页
     ·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双歧杆菌TTF和Z2菌株体外生长的影响第69-70页
     ·泻下类中药对双歧杆菌TTF和Z2菌株体外生长的影响第70-71页
     ·补益类中药对双歧杆菌TTF和Z2菌株体外生长的影响第71-72页
   ·讨论第72-73页
   ·本章小节第73-74页
第七章 TTF菌株体外黏附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研究第74-82页
   ·前言第74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材料第74-75页
     ·培养方法第75页
     ·黏附试验第75页
     ·考察指标及方法第75-76页
     ·统计学处理第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B.longum TTF菌株黏附HT-29细胞的形态图第76页
     ·不同因素对长双歧杆菌TTF菌株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第76-79页
   ·讨论第79-81页
     ·关于双歧杆菌黏附对菌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第79-80页
     ·关于双歧杆菌菌龄与黏附的关系第80页
     ·关于双歧杆菌黏附与pH值的关系第80页
     ·关于双歧杆菌黏附的介导物质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八章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润肠通便功效研究第82-88页
   ·前言第82页
   ·材料与方法第82-84页
     ·材料第82页
     ·三种受试物的制备第82-8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83页
     ·内容与方法第83-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86页
     ·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对正常小鼠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第84-85页
     ·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对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第85-86页
   ·讨论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九章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研究第88-104页
   ·前言第88页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材料第8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88-89页
     ·检测指标与方法第89-91页
   ·结果与分析第91-102页
     ·长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对正常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第91-96页
     ·长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第96-102页
   ·讨论第102-103页
     ·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平衡第102-103页
     ·双歧杆菌与肠道菌群平衡第103页
   ·本章小节第103-104页
第十章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增强机体免疫活性的研究第104-110页
   ·前言第104-105页
   ·材料与方法第105-106页
     ·试验材料第105页
     ·主要仪器第105页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05-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09页
     ·双歧杆菌活菌体、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对IDMM免疫脏器指数的影响第106-107页
     ·双歧杆菌活菌、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对IDMM免疫活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双歧杆菌活菌、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对正常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第108-109页
     ·双歧杆菌活菌、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第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十一章 长双歧杆菌TTF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研究第110-120页
   ·前言第110页
   ·材料与方法第110-115页
     ·实验材料第110页
     ·主要仪器第110-111页
     ·主要试剂第111页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111-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17页
     ·比色法检测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第115页
     ·化学发光法检测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第115-116页
     ·ESR法检测双歧杆菌TTF不同处理物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第116-117页
   ·讨论第117-119页
     ·自由基相关研究第117-118页
     ·有关氧自由基的检测方法第118页
     ·有关细菌抗氧化性的能力第118-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十二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0-123页
   ·结论第120-121页
   ·工作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3页
附录及附图第133-141页
作者简历第141-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渗透砂岩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