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茶多酚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 第12页 |
·茶多酚的提取纯化 | 第12-15页 |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15-17页 |
·茶多酚的应用研究 | 第17-18页 |
2 芳香物质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乌龙茶的香气特征 | 第18-19页 |
·芳香物质的提取制备 | 第19-20页 |
·芳香物质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20-21页 |
·芳香物质的应用研究 | 第21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茶多酚、芳香物质提取制备技术研究 | 第23-48页 |
第一节 茶多酚提取技术研究 | 第23-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料液比(g/ml)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浸提温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浸提时间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 | 第26页 |
·乙醇浓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茶多酚提取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27-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茶多酚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 第31-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33-34页 |
·静态吸附曲线 | 第34-35页 |
·静态解吸曲线 | 第35-36页 |
·上样流速对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36页 |
·供试液pH 值对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洗脱流速对树脂解吸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动态解吸曲线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芳香物质提取制备技术研究 | 第41-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茶多酚、芳香物质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8-64页 |
第一节 茶多酚、芳香物质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48-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茶多酚、香精油的抗肿瘤活性 | 第50-51页 |
·茶多酚、香精油对 S180 肿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二节 茶多酚、芳香物质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 第54-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2 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茶多酚和香精油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第56-59页 |
·茶多酚和香精油对果蝇 SOD 活性值的影响 | 第59-60页 |
·茶多酚和香精油对果蝇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茶多酚和香精油对果蝇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1页 |
3 讨论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64-65页 |
·茶多酚最佳浸提工艺研究 | 第64页 |
·茶多酚最佳纯化工艺研究 | 第64页 |
·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研究 | 第64页 |
·茶多酚和芳香物质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64-65页 |
·茶多酚和芳香物质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 第65页 |
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