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 第16页 |
(二)历史教学目标的概念 | 第16页 |
(三)赵亚夫对历史教学目标的界定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二)访谈调查法 | 第17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赵亚夫教学目标观的相关内容阐述 | 第18-29页 |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 第18-21页 |
(一)教学目标核心观 | 第18-19页 |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辩证关系 | 第19-21页 |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 第21-26页 |
(一)知识教育目标 | 第21-22页 |
(二)能力培养目标 | 第22-25页 |
(三)人格教育目标 | 第25-26页 |
三、教学目标的蓝图展望 | 第26-29页 |
(一)赵亚夫对教学目标的考察 | 第26页 |
(二)赵亚夫对教学目标的展望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赵亚夫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及路径拟定 | 第29-39页 |
一、教学目标的原则策略 | 第29-35页 |
(一)以学定教——学生为本,素质教育 | 第29-30页 |
(二)设计意识——思想个性,发挥创造 | 第30-32页 |
(三)关键要素——维度广度,高度深度 | 第32-33页 |
(四)目标层次——清晰分明,灵活能动 | 第33-34页 |
(五)理论研究——方法正确,扎根实践 | 第34-35页 |
二、教学目标的路径拟定 | 第35-39页 |
(一)简化 | 第36页 |
(二)内化 | 第36-37页 |
(三)意义化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在赵亚夫的教学目标观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第39-51页 |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39-45页 |
(一)调查方法 | 第39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9页 |
(三)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分析 | 第45-48页 |
(一)赵亚夫对英国《法国大革命》一课教学目标的分析 | 第45-47页 |
(二)赵亚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认知目标的分析 | 第47页 |
(三)赵亚夫对《美国的诞生》一课教学目标的分析 | 第47-48页 |
三、对教学目标分析的认识 | 第48-49页 |
四、在个人教学调查与赵亚夫教学目标观结合下设计的教学案例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