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关于员工激励体系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关于员工激励体系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激励理论 | 第19-26页 |
2.1 激励内涵 | 第19-20页 |
2.2 激励体系内涵 | 第20-22页 |
2.3 西方经典激励学说 | 第22-26页 |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3-26页 |
第3章 M专科医院及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现状 | 第26-35页 |
3.1 M专科医院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2 M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结构 | 第27-30页 |
3.2.1 M专科医院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3.2.2 M医院人力资源构成情况 | 第28-30页 |
3.3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3.4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现状 | 第31-35页 |
3.4.1 聘用体系 | 第31-32页 |
3.4.2 制度建设 | 第32页 |
3.4.3 工资薪酬 | 第32-33页 |
3.4.4 福利保障 | 第33页 |
3.4.5 教育培训 | 第33-34页 |
3.4.6 职业发展规划 | 第34-35页 |
第4章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8页 |
4.1 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设计 | 第35-36页 |
4.1.1 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及目的 | 第35页 |
4.1.2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2 调查问卷和访谈样本选择 | 第36-37页 |
4.2.1 问卷调查样本选择 | 第36页 |
4.2.2 深度访谈样本选择 | 第36-37页 |
4.3 调查问卷和访谈开展过程 | 第37-38页 |
4.3.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37-38页 |
4.3.2 现场访谈的开展和记录 | 第38页 |
4.4 调查问卷有效性分析 | 第38-39页 |
4.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5.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5.2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4.6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4-48页 |
4.6.1 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 | 第44-45页 |
4.6.2 绩效考核制度严重缺失 | 第45-46页 |
4.6.3 政策限制阻碍职业发展 | 第46-47页 |
4.6.4 身份问题影响队伍稳定性 | 第47-48页 |
第5章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的优化 | 第48-58页 |
5.1 优化原则 | 第48-49页 |
5.1.1 需求导向原则 | 第48页 |
5.1.2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8-49页 |
5.1.3 组织与个人目标结合原则 | 第49页 |
5.1.4 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原则 | 第49页 |
5.1.5 各要素相互作用原则 | 第49页 |
5.2 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优化的误区及应注意的问题 | 第49-51页 |
5.2.1 激励体系优化的误区 | 第49-51页 |
5.2.2 激励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51页 |
5.3 激励体系优化方案 | 第51-58页 |
5.3.1 绩效考核激励 | 第52-53页 |
5.3.2 物质激励 | 第53-54页 |
5.3.3 职业发展激励 | 第54-56页 |
5.3.4 文化情感激励 | 第56-58页 |
第6章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实施准备与措施 | 第58-59页 |
6.1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实施的前期准备 | 第58页 |
6.2 M专科医院后勤保障人员激励体系实施的配套措施 | 第58-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