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教学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现状 | 第12-15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画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 第16-19页 |
第一节 审美意义 | 第16页 |
第二节 启智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文化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学学校的中国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教育体制问题 | 第19-20页 |
一、中国画内容在美术课程中所占比例少 | 第19页 |
二、中国画内容在美术课程中所占比例少的思考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教学方法问题 | 第20-21页 |
一、中国画教学方法单一 | 第20-21页 |
二、中国画教学方法单一的思考 | 第21页 |
第三节 美术教师现状问题 | 第21-24页 |
一、中国画专业教师缺乏 | 第21-23页 |
二、中国画专业教师缺乏的思考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中国画教学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分析 | 第24-42页 |
第一节 中国画教学与多元互动教学相结合 | 第24-30页 |
一、鉴赏教学 | 第24-25页 |
二、启发教学 | 第25-27页 |
三、观察写生教学 | 第27-29页 |
四、画家参与教学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中国画教学与相关学科学习相结合 | 第30-33页 |
一、中国画兴趣的学科迁移 | 第31-32页 |
二、学科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三、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 | 第33页 |
第三节 中国画教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 第33-42页 |
一、广彩与中国画结合 | 第33-37页 |
二、鳌鱼与中国画结合 | 第37-39页 |
三、本土文化与中国小品画结合 | 第39-42页 |
第五章 中国画教育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探讨 | 第42-55页 |
第一节 审美观与情怀的培养 | 第42-44页 |
一、审美观培养 | 第42-43页 |
二、情怀培养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教学理念与学生创作过程 | 第44-45页 |
一、教学理念 | 第44-45页 |
二、学生创作过程 | 第45页 |
第三节 教学创新与兴趣激发 | 第45-48页 |
一、教学创新 | 第45-46页 |
二、兴趣激发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博物馆民间艺术馆与APP平台 | 第48-50页 |
一、博物馆 | 第48-49页 |
二、民间艺术馆 | 第49-50页 |
三、APP平台 | 第50页 |
第五节 学生品格与爱心的培养 | 第50-52页 |
一、学生品格培养 | 第51-52页 |
二、学生爱心培养 | 第52页 |
第六节 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中国画素养的提高 | 第52-55页 |
一、教学能力提高 | 第52页 |
二、中国画素养提高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A | 第61-63页 |
附录 B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