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1页 |
·本文研究相关说明 | 第7-10页 |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 第8-9页 |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前贤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21页 |
·“把”字句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第10-16页 |
·动态助词“过”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动词后带“过”的“把”字句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第2章 动词后带“过”的“把”字句三个平面分析 | 第21-36页 |
·语义分析 | 第21-23页 |
·句法分析 | 第23-29页 |
·结构类型 | 第23-25页 |
·动词的特点 | 第25-27页 |
·“过”的位置与意义 | 第27-29页 |
·附加成分 | 第29页 |
·语用功能 | 第29-35页 |
·"Sb把OxVy过_1z"的语用功能 | 第29-31页 |
·"Sb把OxVy过_2z"的语用功能 | 第31-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Sb把OxVy过z"的附加成分 | 第36-53页 |
·"Sb把OxVy过_1z"的附加成分 | 第37-45页 |
·b、x、y、z四个参数的考察 | 第37-42页 |
·b、x、z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2-45页 |
·"Sb把OxVy过_2z"的附加成分 | 第45-52页 |
·b、x、y、z四个参数的考察 | 第45-48页 |
·b、x、y、z之间的关系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Sb把OxVy过z"句成立的制约因素 | 第53-61页 |
·"Sb把OxVy过_1z"成立的制约因素 | 第53-55页 |
·"过_1"与动词的因素 | 第53-54页 |
·附加成分 | 第54-55页 |
·"Sb把OxVy过_2z"成立的制约因素 | 第55-61页 |
·实例分析 | 第55-59页 |
·概括总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Sb把OxVy过z"出现频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61-66页 |
·“过”、“了”完句功能的比较 | 第61-62页 |
·“过”、“了”的共现与选择 | 第62-63页 |
·“过”、“了”与“把”字句的兼容性 | 第63-64页 |
·“过”与“把”字句的兼容性 | 第63-64页 |
·“了”与“把”字句的兼容性 | 第64页 |
·交际主体对句式的选择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语感调查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