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7-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茶树主要次生代谢产物 | 第10-12页 |
1.2 茶氨酸的生理代谢调控 | 第12-14页 |
1.3 咖啡碱的生理代谢调控 | 第14-16页 |
1.4 水杨酸对茶树生理调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 前体物对次生代谢调控的影响 | 第17页 |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2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组织培养 | 第20-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武夷岩茶大红袍种胚消毒和萌发 | 第20页 |
2.1.3 武夷岩茶大红袍茎段的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 | 第20-21页 |
2.1.4 武夷岩茶大红袍无菌苗的生根培养 | 第21页 |
2.1.5 培养条件 | 第21页 |
2.1.6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2.1 武夷岩茶大红袍无菌外植体的诱导 | 第22页 |
2.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武夷岩茶大红袍增殖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武夷岩茶大红袍壮苗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4 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生根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氨酸代谢生理特性研究 | 第28-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设计方法 | 第28-29页 |
3.1.3 测定方法 | 第29-33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3.2.1 水杨酸对大红袍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3.2.2 水杨酸对大红袍初级代谢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水杨酸对大红袍茶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4 水杨酸对大红袍茶氨酸代谢途径相关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5 水杨酸对茶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8页 |
3.2.6 外源氨基酸对大红袍茶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7 外源氨基酸对大红袍茶氨酸代谢途径相关合成酶基因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讨论 | 第41-44页 |
第4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咖啡碱代谢生理特性研究 | 第44-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4.1.2 设计方法 | 第44-45页 |
4.1.3 测定方法 | 第45-47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4.2.1 水杨酸对大红袍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2 水杨酸对大红袍咖啡碱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3 水杨酸对大红袍咖啡碱代谢途径相关物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4 前体物质对大红袍咖啡碱代谢途径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5 前体物质对大红袍咖啡碱代谢途径相关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 第52-55页 |
4.3 讨论 | 第55-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