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势:如何解锁联盟和合作企业的价值》(节选)翻译报告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翻译项目描述 | 第10-14页 |
1.1 撰写背景与理由 | 第10-11页 |
1.2 源文本类型及其作者简介 | 第11-12页 |
1.3 撰写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翻译报告的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14-19页 |
2.1 翻译文本的确定 | 第14页 |
2.2 翻译工具的准备 | 第14-15页 |
2.3 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15-17页 |
2.3.1 尤金·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 | 第15-16页 |
2.3.2 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16-17页 |
2.4 翻译计划的制定 | 第17-18页 |
2.5 术语表的制定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翻译过程 | 第19-25页 |
3.1 源语的理解阶段 | 第19-20页 |
3.2 译入语的组织阶段 | 第20-21页 |
3.3 翻译难点 | 第21-24页 |
3.3.1 专业术语 | 第21-22页 |
3.3.2 复杂长难句 | 第22-23页 |
3.3.3 语言表达 | 第23-24页 |
3.4 译后审校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25-43页 |
4.1 词汇层面的功能对等 | 第25-33页 |
4.1.1 专业术语的处理 | 第25-28页 |
4.1.2 非专业术语的处理 | 第28-33页 |
4.2 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 | 第33-40页 |
4.2.1 长难句的翻译 | 第33-36页 |
4.2.2 习语的翻译 | 第36-38页 |
4.2.3 视角转换法的应用 | 第38-40页 |
4.3 语篇层面的功能对等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3-45页 |
5.1 经验与启示 | 第43-44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1 英语原文 | 第47-79页 |
附录2 汉语译文 | 第79-103页 |
附录3 术语表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附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