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视角看林语堂译《浮生六记》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的定义及流派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互文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第16-20页 |
第三节 对林语堂研究的综述 | 第20-25页 |
第三章 互文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 第25-37页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互文视角下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 第27-37页 |
一、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 | 第27-33页 |
二、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 第33-37页 |
第四章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互文性体现 | 第37-57页 |
第一节 林语堂与《浮生六记》简介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林译《浮生六记》互文性翻译 | 第38-57页 |
一、称呼的翻译 | 第39-40页 |
二、官职的翻译 | 第40-42页 |
三、地名的翻译 | 第42-45页 |
四、时间的翻译 | 第45-47页 |
五、度量衡单位的翻译 | 第47-49页 |
六、诗词的翻译 | 第49-52页 |
七、风俗翻译 | 第52-53页 |
八、典故的翻译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