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下游浅吃水肥大船水动力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11-16页 |
1.2.1 内河航道对船舶尺度影响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浅吃水肥大船型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3 导管螺旋桨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船舶CFD的发展及应用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航道现状分析 | 第18-34页 |
2.1 航道宽度和弯道半径 | 第18-19页 |
2.2 通航水位 | 第19-21页 |
2.3 桥梁状况 | 第2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船舶尺度和型线的确定 | 第34-40页 |
3.1 航道对船型尺度的限制 | 第34-37页 |
3.1.1 船长 | 第34页 |
3.1.2 船宽 | 第34-36页 |
3.1.3 吃水和船高 | 第36-37页 |
3.2 船型及其尺度的确定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带自由面的船舶阻力预报 | 第40-56页 |
4.1 CFD基础理论和方法 | 第40-46页 |
4.1.1 控制方程 | 第40-41页 |
4.1.2 湍流模型 | 第41-43页 |
4.1.3 自由液面的模拟 | 第43-45页 |
4.1.4 壁面处理 | 第45-46页 |
4.2 STAR-CCM+软件的介绍 | 第46-47页 |
4.3 深浅水的数值计算 | 第47-49页 |
4.3.1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4.3.2 初始条件和求解设置 | 第48-49页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5 有效功率的对比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转动导管桨水动力性能分析 | 第56-75页 |
5.1 导管桨数值验证 | 第56-64页 |
5.1.1 螺旋桨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5.1.2 计算域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58-60页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2 导管螺旋桨的设计 | 第64-68页 |
5.3 目标桨敞水性能的计算 | 第68-74页 |
5.3.1 压力特性分析 | 第69-70页 |
5.3.2 导管转角对导管舵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 第70-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船桨干扰水动力性能分析 | 第75-86页 |
6.1 自航试验基础 | 第76-78页 |
6.1.1 相似准则 | 第76-77页 |
6.1.2 实船自航点的确定 | 第77-78页 |
6.2 计算模型与计算域 | 第78-80页 |
6.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6.3.1 流场分析 | 第81-82页 |
6.3.2 船桨水动力相互干扰分析 | 第82-84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84-86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6-8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