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常规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 | 第11-15页 |
1.2.1 射线照相检测 | 第11-12页 |
1.2.2 超声波检测 | 第12-13页 |
1.2.3 磁粉检测 | 第13页 |
1.2.4 渗透检测 | 第13-14页 |
1.2.5 涡流检测 | 第14-15页 |
1.3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 | 第15-16页 |
1.3.2 金属磁记忆检测的特点 | 第16页 |
1.3.3 金属磁记忆检测设备 | 第16-17页 |
1.3.4 金属磁记忆检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磁记忆对铁磁物质进行无损检测的基础理论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铁磁物质的磁化和磁滞 | 第20-22页 |
2.2.1 铁磁物质的磁化 | 第20-21页 |
2.2.2 铁磁物质的磁滞 | 第21-22页 |
2.3 物质磁性的产生 | 第22-23页 |
2.3.1 宏观物质磁性的产生 | 第22页 |
2.3.2 微观物质磁性的产生 | 第22-23页 |
2.4 磁畴组织 | 第23-24页 |
2.5 铁磁物质的特征现象 | 第24-26页 |
2.5.1 居里温度 | 第24页 |
2.5.2 磁晶各向异性 | 第24页 |
2.5.3 磁致伸缩和磁弹性能 | 第24-25页 |
2.5.4 磁机械效应 | 第25-26页 |
2.5.5 退磁 | 第26页 |
2.6 钢结构构件的力学特性 | 第26-27页 |
2.6.1 应力和应力集中 | 第26-27页 |
2.6.2 位错 | 第27页 |
2.7 铁磁物质的磁化机理 | 第27-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磁记忆对建筑钢结构隐性损伤检测的感应机理研究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磁记忆的产生感应机理研究 | 第30-35页 |
3.2.1 地磁场对钢结构感应效应 | 第30-33页 |
3.2.2 处于地磁环境的钢构件的磁弹性和磁致伸缩效应 | 第33-34页 |
3.2.3 建筑钢结构磁记忆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34-35页 |
3.3 磁记忆信号对钢结构的隐性损伤进行检测的机理研究 | 第35-38页 |
3.3.1 钢结构的缺陷 | 第35-36页 |
3.3.2 磁记忆信号对钢结构隐性损伤的检测机理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磁记忆对建筑钢结构隐性损伤检测的拉伸试验研究 | 第40-6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试验研究方案 | 第40-43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4.2.2 研究流程 | 第40页 |
4.2.3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40-41页 |
4.2.4 试件形状 | 第41-43页 |
4.2.5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4.3 人工预制圆孔缺陷试件拉伸试验 | 第43-47页 |
4.3.1 人工预制圆孔缺陷试件在弹塑性阶段的磁信号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4.3.2 人工预制圆孔缺陷试件加载过程中的磁场梯度绝对值 K 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4.3.3 人工预制圆孔缺陷试件断裂后两种磁表征判定损伤的比较 | 第46-47页 |
4.4 无缺陷试件拉伸试验 | 第47-52页 |
4.4.1 无缺陷试件在弹塑性阶段的磁信号变化规律 | 第48-49页 |
4.4.2 无缺陷试件加载过程中的磁场梯度绝对值 K 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4.4.3 无缺陷试件断裂后的磁信号变化 | 第50-52页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4.5.1 初始信号分析 | 第52-53页 |
4.5.2 过零点位置分析 | 第53-54页 |
4.5.3 磁场梯度绝对值的最大值|K_(max)|与拉应力σ对应关系及分析 | 第54-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磁记忆对建筑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信号采集处理方法研究 | 第62-74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磁信号的数字化 | 第62-63页 |
5.3 磁信号采集定理 | 第63-64页 |
5.4 磁信号采集系统基本组成 | 第64-66页 |
5.4.1 传感器 | 第65页 |
5.4.2 多路模拟开关 | 第65页 |
5.4.3 信号放大变换器 | 第65-66页 |
5.5 信号采集系统 | 第66-67页 |
5.6 磁信号处理基础 | 第67-70页 |
5.6.1 傅里叶变换 | 第68-69页 |
5.6.2 小波变换 | 第69-70页 |
5.7 磁信号的消噪处理 | 第70-72页 |
5.7.1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71页 |
5.7.2 阈值的选择 | 第71-72页 |
5.8 误差信号的剔除 | 第72-73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