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语用视角下“不是”的非否定用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言第6-11页
    1.1 相关研究现状第6-9页
        1.1.1 “不是”作为反问句的标志第6-7页
        1.1.2 “不是”的否定意义虚化第7-8页
        1.1.3 “不是”作为话语标记语第8-9页
        1.1.4 “不是”作为连词第9页
    1.2 研究不足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0页
    1.4 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二、“不是”在句子不同位置的非否定用法第11-17页
    2.1 位于句首的“不是”的非否定用法第11-13页
    2.2 位于句中的“不是”的非否定用法第13-15页
    2.3 位于句末的“不是”的非否定用法第15-17页
三、“不是”非否定用法的语用特征第17-22页
    3.1 主观性第17-20页
        3.1.1 说话人视角第17-18页
        3.1.2 说话人的情感第18-19页
        3.1.3 说话人的认识第19-20页
    3.2 反预期性第20-22页
        3.2.1 与说话人的预期相背第20-21页
        3.2.2 与听话人的预期相背第21-22页
        3.2.3 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背第22页
四、“不是”非否定用法的语用推导第22-26页
    4.1 从特殊会话含意推导第22-25页
        4.1.1 利用量准则推导第23-24页
        4.1.2 利用质准则推导第24页
        4.1.3 利用关系准则推导第24-25页
    4.2 通过认知语境理解“不是”的非否定含意第25-26页
五、非否定“不是”的流行动因第26-31页
    5.1 非否定“不是”是一种成功的语言模因第27-28页
    5.2 非否定“不是”的传播特点第28-31页
六、结语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反语中理解偏差的分析--以理解偏差的类型和根源为中心
下一篇:阿拉伯学生汉语作文偏误情况考察--以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