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对象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5页
        1.3.1 共时研究第12-14页
        1.3.2 历时研究第14-15页
    1.4 语料来源第15-16页
第二章 怪不得第16-37页
    2.1 “怪不得”的语形特点第16-21页
        2.1.1 “怪不得”单独成句第16-17页
        2.1.2 “怪不得”不单独成句第17-21页
    2.2 “怪不得”的语义特点第21-25页
        2.2.1 “怪不得”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第21页
        2.2.2 醒悟义第21-22页
        2.2.3 已然性第22页
        2.2.4 自足性第22-23页
        2.2.5 因果逻辑关系第23-25页
    2.3 “怪不得”的语值特点第25-27页
        2.3.1 语境的无选择性第25-26页
        2.3.2 浓厚的口语色彩第26页
        2.3.3 强衔接性第26-27页
        2.3.4 句类特点第27页
    2.4 短语词“怪不得”与同类形式的比较第27-35页
        2.4.1 “怪不得”与“所以”第27-32页
        2.4.2 “怪不得”与“难怪”第32-35页
    2.5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怨不得第37-48页
    3.1 “怨不得”的语形特点第37-41页
        3.1.1 “怨不得”单独成句第37-38页
        3.1.2 “怨不得”不单独成句第38-41页
    3.2 “怨不得”的语义特点第41-43页
        3.2.1 “怨不得”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第41页
        3.2.2 “怨怪义”向“醒悟义”的演变第41-42页
        3.2.3 已然性第42页
        3.2.4 语义自足性第42页
        3.2.5 因果逻辑语义关系第42-43页
    3.3 “怨不得”的语值特点第43-44页
        3.3.1 浓厚的口语色彩第43页
        3.3.2 句类特点第43-44页
    3.4 “怨不得”与“难怪”的比较第44-47页
        3.4.1 “怨不得”与“难怪”的相同点第44-46页
        3.4.2 “怨不得”与“难怪”的不同点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恨不得第48-65页
    4.1 “恨不得”的语形特点第48-52页
        4.1.1 “恨不得”的构成成分第48页
        4.1.2 短语词“恨不得”的组合能力第48-52页
        4.1.3 “恨不得”的造句功能第52页
    4.2 “恨不得”的语义特点第52-56页
        4.2.1 “恨不得”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第53页
        4.2.2 夸张性第53页
        4.2.3 未然性第53-54页
        4.2.4 不自足性第54页
        4.2.5 逻辑语义关系第54-56页
    4.3 “恨不得”的语值特点第56-57页
        4.3.1 感情色彩的双重性第56页
        4.3.2 语境的无选择性第56-57页
        4.3.3 句类特点第57页
    4.4 “恨不得”与“恨不能”第57-63页
        4.4.1 “恨不能”的语形、语义和语值特点第57-60页
        4.4.2 “恨不能”与“恨不得”第60-63页
    4.5 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结语第65-69页
    5.1 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的语形、语义、语值比较第65-68页
        5.1.1 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的语形特点比较第65-66页
        5.1.2 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的语义特点比较第66-67页
        5.1.3 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的语值特点比较第67-68页
    5.2 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的使用频率比较第68页
    5.3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网络语言现象研究--以网络“XX体”为例
下一篇:湖南省嘉禾县石桥乡土话词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