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网络语言现象研究--以网络“XX体”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一章 网络“XX体”概述第13-25页
    第一节 网络“XX体”的来源第13-18页
        一 网络语言中的“XX体”第13-14页
        二 网络“XX体”的来源第14-18页
    第二节 网络“XX体”的内涵第18-20页
        一 体的内涵第18页
        二 网络“XX体”的内涵第18-20页
    第三节 网络“XX体”的分类第20-25页
        一 标志性字词型第20页
        二 固定句式结构型第20-21页
        三 特定语言风格型第21-22页
        四 多种类别混杂型第22-25页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网络“XX体”第25-32页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概述第25-28页
        一 后现代主义源起概况第25-26页
        二 后现代论争图景概述第26-28页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西学东渐第28-30页
        一 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第28页
        二 思想文化层面的变化第28-30页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与网络“XX体”现象第30-32页
第三章 网络“XX体”现象的后现代特征第32-47页
    第一节 异质性特征第32-35页
        一 创作主体的多元性第33-34页
        二 创作主题的多样化第34-35页
    第二节 碎片性特征第35-38页
        一 身份式碎片第35-36页
        二 拼贴式碎片第36-37页
        三 挪用式碎片第37-38页
    第三节 平面性特征第38-41页
        一 符号化的文本第39页
        二 被戏谑的经典第39-40页
        三 被复制的文本第40-41页
    第四节 狂欢化特征第41-47页
        一 人人参与的狂欢节第42-43页
        二 广场式的语言生活第43-47页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网络“XX体”现象的社会影响第47-55页
    第一节 积极影响第47-50页
        一 自我认同的实现第47-48页
        二 媒体权限的消解第48-49页
        三 社会心理的镜像第49-50页
    第二节 消极影响第50-55页
        一 自我区隔的隐忧第50-51页
        二 传统道德的偏离第51-52页
        三 娱乐至死的享受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模式及教案设计
下一篇:现代汉语短语词“怪/怨/恨+不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