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外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二) 国内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14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一章 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意义 | 第18-21页 |
一、有利于学生历史探究兴趣的激活 | 第18-19页 |
二、有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深化 | 第19-20页 |
三、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搭建的类型 | 第21-26页 |
一、问题支架 | 第21-23页 |
二、建议支架 | 第23页 |
三、工具支架 | 第23-26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原则 | 第26-29页 |
一、动态性原则 | 第26-27页 |
二、适时性原则 | 第27-28页 |
三、引导性原则 | 第28页 |
四、渐退性原则 | 第28-29页 |
第五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策略 | 第29-43页 |
一、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第29-33页 |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 第33-40页 |
(一) 讲述法 | 第33-36页 |
(二) 情境教学法 | 第36-37页 |
(三) 合作探究教学法 | 第37-40页 |
三、重视即时的效果评价 | 第40-43页 |
第六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43-51页 |
一、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 第43-44页 |
二、立足学生的发展 | 第44-47页 |
三、以教学目标为先导 | 第47-48页 |
四、以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基点 | 第48-49页 |
五、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