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中文牌匾的翻译原则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问题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问题及目标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框架及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2.1 理论框架 | 第16-27页 |
2.1.1 生态翻译学 | 第16-22页 |
2.1.2 语用学 | 第22-27页 |
2.2 相关文献 | 第27-31页 |
2.2.1 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 | 第27-29页 |
2.2.2 商家字号招牌的翻译研究 | 第29-31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3.1 简介 | 第31页 |
3.2 材料收集 | 第31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31页 |
3.4 分析 | 第31-32页 |
3.5 研究步骤 | 第32-33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3-42页 |
4.1 中文牌匾的常用翻译策略及方法 | 第33-36页 |
4.1.1 中文牌匾常用的翻译策略 | 第33-35页 |
4.1.2 中文牌匾常用的翻译方法 | 第35-36页 |
4.2 中文牌匾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其分析 | 第36-42页 |
4.2.1 中文牌匾翻译中语用语言失误及其分析 | 第37-39页 |
4.2.2 中文牌匾翻译中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2-51页 |
5.1 中文牌匾简介 | 第42-43页 |
5.1.1 牌匾的定义与分类 | 第42-43页 |
5.1.2 中文牌匾的语言特点 | 第43页 |
5.2 中文牌匾翻译的文化和商业语用价值 | 第43-46页 |
5.2.1 中文牌匾翻译的文化语用价值 | 第43-44页 |
5.2.2 中文牌匾翻译的商业语用价值 | 第44-46页 |
5.3 中文牌匾的生态翻译原则 | 第46-51页 |
5.3.1 语言维 | 第47-48页 |
5.3.2 文化维 | 第48-49页 |
5.3.3 交际维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5页 |
6.1 总结 | 第51-52页 |
6.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52-53页 |
6.2.1 理论意义 | 第52页 |
6.2.2 现实意义 | 第52-53页 |
6.3 信度和效度 | 第53页 |
6.4 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